小湾水电站地应力测量及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小湾水电站厂坝区地应力测量成果及坝区二维有限元回归分析结果。实测成果表明:小湾坝区属较高应力区,实测空间最大主应力约为17MPa,其方向近南北向,倾角近水平。就整个空间应力场而言,构造占主导地位。河谷深孔应力测量成果表明:"V"型河谷谷底存在着应力集中区,产生饼化岩芯,应力场方向受地形影响。回归分析表明:坝区EW剖面地应力场系由自重与构造应力场叠加而成,以自重应力场为主导场。
|
|
|
|
1 |
龚光伟;龙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岩体应力初步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85年02期 |
2 |
贝札莱尔C·哈姆逊;信继权;;塞拉内华达山脉地下厂房设计的深孔应力测量[J];水电站设计;1987年02期 |
3 |
白永年;;土坝劈裂灌浆工艺的特殊要求[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年02期 |
4 |
刘素梅,徐礼华;丹江口库区水压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J];水利学报;2005年07期 |
5 |
赵刚;董事尔;;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理论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36期 |
6 |
吴满路,廖椿庭,袁嘉音;荒沟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地应力状态与工程稳定性研究[J];地球学报;2002年03期 |
7 |
艾凯;李永松;;套钻解除法和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对比研究[J];人民黄河;2009年05期 |
8 |
钟作武,陈云长,刘允芳,周密;深部岩体三维地应力测量技术[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3期 |
9 |
郭啟良;;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地应力测量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J];震灾防御技术;2006年02期 |
10 |
方涛;徐文彬;胡海浪;;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年01期 |
11 |
张伯崇,刘玉琢,江南生;潘家口水库坝基地应力测量和断层稳定性的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3年01期 |
12 |
丁原辰;邵兆刚;;引黄工程AE法与水压法地应力测量对比[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1期 |
13 |
王环玲,徐卫亚,晏鄂川;坝区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4 |
周宜红,赵本基,杜文亮;温度荷载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应力场的影响[J];人民长江;2004年11期 |
15 |
刘万忠,周志芳;基于GEO-SLOPE的土石坝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2期 |
16 |
冯永冰;黄敏珍;;不透水层下水工压力隧洞特性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12期 |
17 |
王强;鲁炳强;王水平;周文厚;肖金生;;尾矿坝渗流-应力耦合场的有限元分析[J];现代矿业;2010年03期 |
18 |
张俊英;何新林;汤骅;;梯形砼衬砌渠道温度应力应变的有限元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9 |
柴军瑞,仵彦卿;均质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J];陕西水力发电;1997年03期 |
20 |
陈晓平,茜平一,梁志松,张芳枝,吴起星;非均质土坝稳定性的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J];岩土力学;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