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混流式水轮机最优工作特性的数学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摘要】:本文运用数值逼近方法,建立了表达在最优工况下混流式水轮机特性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估混流式水轮机的特性,也可用于计算机辅助水轮机选型设计。
|
|
|
|
1 |
李建锋;刘小兵;王宏伟;李培军;;基于ADINA的混流式水轮机流固耦合分析[J];水力发电;2010年04期 |
2 |
徐伦长,何新仿;龙羊峡320MW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及其运行情况[J];大电机技术;1989年05期 |
3 |
彭忠年,陈锐,蒋学运,徐抱朴,张建光,孟晓超;JF205系列新型水轮机模型的开发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9年11期 |
4 |
M.萨拉贝热尔,马元珽;在改造工程中加速混流式水轮机转轮设计的方法(上)[J];水利水电快报;2001年17期 |
5 |
郑发平;;小型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的选型设计[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6 |
戴鼎章;司亮;;水轮机转轮叶片裂纹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
7 |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不平衡的现场简易分析和处理[J];水力发电;1982年05期 |
8 |
田至喜;;卧轴混流式水轮机前后盖板的自镗削装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85年11期 |
9 |
朱邦材;;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预装中的若干问题[J];大电机技术;1993年01期 |
10 |
章光伟;东溪三级电站卧轴混流式水轮机的研究和设计[J];小水电;1999年02期 |
11 |
徐珍懋;浅论混流式水轮机运行的“强振禁运区”[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3年S1期 |
12 |
吕桂萍;唐任远;;混流式转轮固有频率分析[J];大电机技术;2006年01期 |
13 |
阳莉;李延频;陈德新;;混流式水轮机磨蚀与防护措施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12期 |
14 |
崔维志,商健;混流式水轮机的磨蚀机理[J];西北水电;1992年01期 |
15 |
刘万景;;水轮机汽蚀监测[J];水电站机电技术;1993年01期 |
16 |
张富钦;新型无下环混流式水轮机[J];机电技术;2002年02期 |
17 |
Б.M.奥拉赫拉什维利
,张国铭;小水电站的水轮机设备[J];水利水电快报;2004年16期 |
18 |
张立翔,徐天茂;巨型混流式水轮机叶片水弹性失稳特性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年04期 |
19 |
张梁;刘树红;杨建明;吴玉林;;应用三维空间导叶的混流式水轮机流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0 |
郑雄伟;;影响混流式水轮机稳定性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