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航磁资料对比看遥感信息在研究地壳结构中的意义
【摘要】:陆地卫星MSS系统接受地球表面地物波谱特征(地表地物是指土壤、植被、水、以及人工建筑物等),航空磁力仪接受地壳磁性特征(地壳磁性层指居里面以上的岩石层),二者的物理意义不同,但在反映地壳结构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能涉及地表地质填图手段所不及的一定深度.航磁异常平面图显示安徽境内在大别山一带有一个正磁场背景上的杂乱正磁异常区,它表明由太古界变质岩形成近东西走向的大别山复背斜的存在,由此向东为一北北东走向的平稳负异常带,它标志着由古至新生界无磁性至弱磁性岩石组成的北北东走向郯庐断裂带横断大别山复背斜,地壳结构通过航磁异常平面分布状况清楚地反映出来.卫星影象的灰度与航磁异常分布在解释地壳结构方面符合得很好.在MSS图象上深灰色调及明暗交替的条网状纹理发育区与航磁异常图上反映的大别山复背斜区相符.而色调较明、影象光匀、河湖广布的地区与航磁异常图上反映的郯庐断裂带符合较好.这一对比表明地壳结构特征已透过植被、土壤、水体等因素,直接由灰度和影象特征表现出来,为陆地卫星MSS系统接收,换句话说,利用多光谱数据能研究具有一定深度的地壳结构特征.因此,遥感信息的运用克服了观察者在被观察体内进行观察的局限,开辟了从太空观察地壳结构的新途径,从而能够首先获得地球的第一级地壳结构的概念.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新技术可以使对地壳结构的第一级概念深化.如对荷泽地区航磁异常图经过数字处理形成航磁影象图,并与卫星影象图配准进行复合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符合较好.在复合图上与黄河走向相同的聊考断裂带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带,断裂以东为菏泽凸起,以西为东明凹陷,在长垣北部有一条北西走向的线性体,它表明是由一条航磁异常表现的断裂延伸到地表面,为卫星图象所反映,复合图象还为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打下基础,对深入分析地壳结构特征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