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产生热原的一些措施
【摘要】:正目的为了保证药品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造成不良影响,必须严格控制热原。方法以统计生产12个批次为例,分析热原可能产生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持续观察采取措施后热原的变化。结果家兔升温单只均小于0.4℃,热原结果符合规定。结论任何产品的生产操作必须严格按照GMP规范和SOP的要求执行,以严格控
|
|
|
|
1 |
王列容;武海鸥;;除热原新工艺——超滤[J];中草药;1989年04期 |
2 |
郭丽霞,石晓霞;对注射剂中热原污染的探讨[J];海峡药学;2005年05期 |
3 |
艾智武,康光明,王前喜,邹莉;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制品中的热原处理工艺[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2年04期 |
4 |
何学英,陈玉莲;洁消精去热原效果观察[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
5 |
孟丽,杨汇川,龚曼琳,张玉蓉;酸碱处理去除血液制品中热原工艺的探索[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1年01期 |
6 |
徐桢琦,关国雄,王豫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精制、去热原工艺[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7 |
张玉芬,王春红;输液“热原”反应浅析[J];中国疗养医学;1998年04期 |
8 |
曾焕初;二次灭菌法去除不合格输液中热原的探讨[J];华夏医学;1999年02期 |
9 |
郭文欣;兽用大输液中热原的去除[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年12期 |
10 |
范焴;;药物除热原的方法[J];生化药物杂志;1985年04期 |
11 |
佟书莲;;执行中国药典(1985年版)兔温法检查热原的体会[J];现代应用药学;1987年03期 |
12 |
邹立志;许行希;应顺华;汪德雯;;除去注射液中热原方法初探[J];现代应用药学;1987年04期 |
13 |
董进和;;热原[J];泰山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4 |
梁子章;;评热原测定—鲎试验法[J];蚌埠医药;1987年01期 |
15 |
刘振强;胡杰;李凤阁;;用鲎试剂检测热原方法的改进[J];海军医学;1987年03期 |
16 |
戚永恒;;对四种热原试验方法的讨论[J];生化药物杂志;1987年04期 |
17 |
周格;;超滤法去除低分子物质溶液中的热原及其装置[J];医药工程设计;1987年05期 |
18 |
张兴永;;鲎法检测输液胶管结果[J];中国农村医学;1987年05期 |
19 |
韩连洲,熊美华;鲎试剂检测常用输液热原与pH值问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年03期 |
20 |
张韻素;医疗用具用放射线灭菌后的热原限量[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