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含有三齿配位能力β-二酮的铽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刘志伟  卞祖强  关敏  龚泽亮  黄春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颖;邓振波;徐登辉;肖静;王瑞芬;;两种铽配合物与PVK混合体系的发光机理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5期
2 杜俊玫;张瑞霞;陈迎鑫;;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3期
3 王宇峰;宋娟;关建宁;李鑫;仲慧;;新型材料用于固定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5期
4 牛巧利;;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异质结构电致发光[J];广州化工;2011年15期
5 王明亮,张俊祥,刘举正,徐春祥;一种新型苯乙烯衍生物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8期
6 叶开其,吴英,李艳芹,刘宇,郭建华,王悦;电致发光材料酚基吡啶硼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2期
7 印寿根,李晨曦,黄文强,何炳林,彭俊彪,刘星元,李文连;含二唑的聚(间亚苯乙烯)电致发光二极管[J];高分子学报;1998年02期
8 李文连;稀土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1999年03期
9 张梦欣,邓振波,白峰,张志峰,徐登辉,梁春军,王瑞芬;铽配合物TbY(mMBA)_6(phen)_2·2H_2O的有机电致发光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6期
10 曾纪朝;;新型双核铕配合物电致红光材料(英文)[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1 刘承美,罗利玲,谭晓明,谢洪泉;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1期
12 张占军,李经建,张波,蔡生民;多孔硅表面性质导致电致发光的进一步论证[J];电化学;2002年01期
13 孙英华,郑永珠;聚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的合成和光致发光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4 白峰,邓振波,徐征,高新,李勇,徐怡庄,吴瑾光;一种新型共掺杂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特性[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10期
15 陈芳芳,关敏,张佑专,王科志,黄春辉;一种双核铕配合物的合成、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16 张诚;王纳川;徐意;马淳安;;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发光颜色调节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9年05期
17 王光荣;曾和平;;8-羟基喹啉衍生物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英文)[J];化学研究;2009年03期
18 邱勇,张德强,刘晓喧,解志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2期
19 武霞,刘云圻,朱道本;多功能有机及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J];高分子通报;2000年02期
20 卞祖强,高德青,关敏,辛颢,李富友,王科志,金林培,黄春辉;不同邻菲洛琳衍生物作为中性配体的三元铕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B辑;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伟;卞祖强;关敏;龚泽亮;黄春辉;;基于含有三齿配位能力β-二酮的铽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鹏;刑亚军;赵祖金;田文晶;吕萍;;含有给-受体基团芘衍生物的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彭景翠;瞿述;吴凤英;陈小华;;高分子聚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关敏;卞祖强;陈朱琦;黄春辉;;铕配合物Eu(DBM)_3Bath掺杂在蓝色小分子中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范薇;王彬彬;王燕平;李斌;谢德民;;一种新型铕配合物的合成和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汪鹏飞;何鉴;周秀玲;李述汤;;新型铱络合物的合成,光物理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何艳芳;王雪梅;肖英勃;虞婧;韦斌;祁争健;孙岳明;;新型3-十二烷氧基噻吩-吡啶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张昭;孙金鱼;秦利平;;含咔唑环的共轭共聚物的合成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刘吉波;李浩宏;陈之荣;;低维铅碘配位聚合物{[Pb(dpq)DMF_2I](PbI_3)}_n·nDMF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晶体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杨楚罗;张凯;秦金贵;;新型主链含铱配合物的聚芴电致发光材料:抑制聚合物磷光材料中三线态能量倒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莉;树枝状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晓文;含三齿配体的新型有机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薇;多酰胺型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柳佃义;带臂大环类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朱东霞;双西佛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光致发光/电致发光性质及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军;点击化学合成树枝状分子及其作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应良;一些光电功能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D];郑州大学;2006年
8 刘煜;铕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王海营;芳香胺类有机荧光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杨建新;新颖1,8-萘酰亚胺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明;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迪卓;咔唑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刚;含氮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之光;聚芴衍生物蓝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元元;苯并呋喃三聚物发光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恒君;酚基嘧啶及吡啶咪唑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致、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仑;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制备[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志强;新型铕(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胡连梅;芴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10 张宁;侧链含有噁二唑基因的新型聚对苯撑乙烯类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