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徐春祥薛清华徐洪光唐洁影张俊祥崔一平  
【摘要】:正 多孔氧化铝(P-Al)作为一种纳米尺寸的模板,受到了人们很大的关注。通过控制制备条件,人们可以得到具有正六边形的规则纳米孔状结构。利用这种纳米孔,人们可获得多种纳米尺寸的光电子材料或器件,如纳米金颗粒、金属或半导体纳米线等。目前的报道多集中于P-Al的制备工艺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宝华,陈向民,史兰香,杨会龙;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研究新进展[J];河北工业科技;2005年02期
2 高琳;黄绍重;;离子阱中有机小分子的分子离子反应[J];河南科学;2006年05期
3 丁新波;张慧萍;晏雄;;CPE/ZKF/EBP有机杂化材料的阻尼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12期
4 陈金娥;张海容;;β-环糊精/萘酚对有机小分子识别作用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张诺;吴丹;韩颜颜;蔡燕燕;李茹;赵燕芳;魏琴;;核酸与有机小分子反应机理的荧光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6期
6 黄丽清,赵军武,王永昌,刘锴,孙颖慧;高度有序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7 姜黎明;;有机分子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能[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谈春霞,萧泰;有机小分子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电子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江小雪,赵乃勤;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与形成机理的研究概况[J];功能材料;2005年04期
10 王爱华,管荻华,周维亚,王刚,解思深;多孔氧化铝有序膜的制备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11 袁颖憨;应学农;朱劲松;;单面和双面沉积甘油的玻璃化转变力学谱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2 孙亚伟;刘冬生;;核酸/高分子复合体系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通报;2011年04期
13 徐春祥,薛清华,巴龙,赵冰,顾宁,崔一平;八羟基喹啉铝在多孔氧化铝纳米孔中的光致发光[J];科学通报;2001年12期
14 杨阳,陈慧兰,鲍希茂;硅基多孔氧化铝膜的整体发光及其化学修饰[J];化学学报;2003年03期
15 王成勇;冯苗;甄啸;詹红兵;;酞菁掺杂复合体系光限幅性能的基质效应[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8期
16 杜淼;傅华康;郑强;;纤维状填料/HDPE复合体系的导电渗流与流变渗流行为的关系[J];高分子学报;2009年08期
17 孙伟,李清军,焦奎,陆路德;有机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在DNA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2005年03期
18 杨培霞;张新梅;安茂忠;王福平;;氧化电压对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结构及形成的影响[J];电镀与环保;2008年04期
19 朱铿,李娜,李克安,童沈阳;蛋白质与有机小分子反应机理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9年01期
20 潘谷平,薛宽宏,孙冬梅,徐士民,孔景临;在样模制备法中影响有序金属Ni纳米线尺寸的因素[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祥;薛清华;徐洪光;唐洁影;张俊祥;崔一平;;多孔氧化铝/有机小分子复合体系中的发光现象[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2 陈小华;唐卓;寸琳锋;宓爱巧;蒋耀忠;龚流柱;;脯氨酰胺类有机小分子催化的醛与羟基丙酮之间的直接Aldol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胡海宇;陈传峰;;新型有机小分子凝胶[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4 陈刚;丁奎岭;;吡咯烷基磷酸酯类有机小分子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不对称催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立伟;耿秀梅;李伟伟;张智军;程国胜;;石墨烯-半导体量子点非共价复合体系制备及光电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吴海虹;孙彩霞;刘月明;吴鹏;;固载有机小分子催化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邓仕任;吴晓军;谢征;李早英;;桥联双卟啉与有机小分子的相互作用[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曹元一;张靓;李秋影;吴驰飞;;有机小分子AO-80的凝聚态结构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聂宏骞;徐洁;侯万国;;类水滑石诱导囊泡相的形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郭冠军;罗莉;戴强钦;黄方映;姚丽丽;;多孔氧化铝模板制备ZnO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春柳;弱碱对复合体系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何佑秋;金纳米微粒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共振Rayleigh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帮根;从均相到多相:若干手性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杰;稀土有机化合物对含累积双键有机小分子活化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静;密度泛函方法对有机催化体系和表面反应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高婷;有机小分子吸收能的精确计算: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程谋诺;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3,3'-氮环螺环氧化吲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田戈;化学进化中生物小分子的水热合成[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兵朋;不相容聚合物体系的共连续化及高性能骨架结构的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小娟;新型有机小分子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娟;Er~(3+)的配合物在纳米多孔氧化铝模板中的荧光性质的初步探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张兵;有机小分子在铂基电极上吸附和反应的电化学和SERS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邵颖;TiO_2纳米管的模板法制备及光催化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于晓辉;玻纤(GF)/聚丙烯(PP)复合体系动态流变学行为和结晶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黄炜;有机小分子在纳米氢氧化镍膜电极上催化氧化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6 丁一;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Baylis-Hillman反应和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D];苏州大学;2005年
7 周辉;有机小分子催化酮的硅晴化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金莲姬;C_(60)及(5,5)椅式单壁碳纳米管内嵌有机小分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史海斌;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彭铮;电化学方法制备Pt复合电极对有机小分子阳极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张建琛通讯员 王瑛慧;中美科学家首次制备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