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康德到皮尔士——皮尔士对康德哲学的符号学改造

李红  
【摘要】:皮尔士不仅是“实用主义原理”的奠基者,“可错论”的倡导者及“科学哲学”的先驱,其最富创见的思想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改造,因此被称之为“美国的康德”。皮尔士的哲学探索可以被理解为对康德先验逻辑的一种符号学改造,这种改造是从意识和自我意识到语言交往主体间性的转变,使哲学主题从知识批判转向意义批判。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怀宇;普洛普及其以后的叙事结构研究[J];当代电影;1990年01期
2 贝新祯;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符号学’96学术年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7年01期
3 徐燕杭;解神话的可能性——《神话》一书中符号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及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S1期
4 吴国荣,戴珊珊;论广告设计的符号特性[J];包装工程;2005年04期
5 薛丹丹;;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标志设计的符号学应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任蕾蕾;;雪碧品牌广告的符号学透视[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李廷揆;;略述罗朗·巴尔特的符号学[J];法国研究;1986年02期
8 Patricia C.Arkin ,郑伟波;论功能语言学理论集大成者米歇尔·A·K 韩礼德的语言观[J];语言与翻译;1992年04期
9 杨信彰;评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10 翟丽霞;当代符号学理论溯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1 王金安;符号学与跨文化交际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12 鲁玉玲;谈朱莉亚·克莉丝蒂娃的符号学理论[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3 潘知常,林玮,曾艳艳;结构主义-符号学的阐释:传媒作为文本世界——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研究札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4 翟丽霞,梁爱民;解读现代符号学的三大理论来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15 吴晶;社会符号学在翻译中的应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6 陈辉;符号学视角中的颜色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2期
17 李鹂;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符号[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8 曹进,靳琰;跨文化交际的符号学诠释[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9 王治江;张笑双;何冀;;翻译的符号学单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0 丁志斌;;符号美——广告英语之魂[J];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从康德到皮尔士——皮尔士对康德哲学的符号学改造[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俊;;谐音双关的符号学阐释[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易绵竹;;构筑通用语义码模式的符号学基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张能为;;绕不去的康德哲学[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谭东风;罗爱民;任义广;杨耀华;;基于符号学的人、机交互参考模型研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胡壮麟;;计算(机)符号学[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卢巧丹;;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乔瑞金;安军;;二十世纪对康德哲学的两次批判及其意义[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炳;康德哲学中的Transcendental的中译论争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华;在道德与政治之间[D];吉林大学;2012年
3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4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8 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王素芬;信息系统中信息实现过程分析及建模[D];东华大学;2007年
10 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春平;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符号学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晓娜;现代平面设计中艺术符号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婷婷;符号与月份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洗礼;符号学视域下的名人广告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欢;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志强;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对语用学起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江磊;音与义的关联机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李江;符号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05年
9 王莹;符号学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宋漾;东巴文字图形符号的解析及对图形设计的启发[D];江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张志伟;学界之盛事 译林之功德[N];光明日报;2010年
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把符号打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张智庭;走进“符号学”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王平;把握康德哲学的核心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白丽梅;民俗的符号学诠释[N];光明日报;2004年
6 贾戴;民族文化的符号学阐释与解读[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7 记者 亦卓;加强符号学与人文科学研究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孙妮娜;当代爱情的符号学范式[N];文艺报;2003年
9 张志伟;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黄华新 陈宗明;略论符号的功能与分类[N];光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