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付宝;李江涛;薛建锋;刘颖斌;彭佳萍;徐伟珍;胡亮;关新元;彭淑牖;;胆管癌染色体DNA拷贝数的变化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2 |
马国建;P~(53)肿瘤抑制基因蛋白的积聚:一个独立的乳癌预后标志物[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4年01期 |
3 |
刘冀红,曹伟新;甲硫氨酸依赖与肿瘤治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4期 |
4 |
王青青,武静,王胜杰;P14ARF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22期 |
5 |
陈宏,姜浩,谢兆霞;核糖体蛋白在肿瘤中的改变及作用[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
6 |
冯景;周有利;张吉才;冯景;陶建蜀;;乳腺癌相关基因过甲基化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11期 |
7 |
李立生;唐罗生;;细胞间隙连接蛋白与肿瘤[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1期 |
8 |
李道旺;吴强;马成民;王红群;;EZH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9 |
冷兆武;转细胞因子基因在肿瘤抑制和肿瘤治疗上的应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4年06期 |
10 |
曹江,滕理送,蔡心涵,耿礼义,郑树;p53反义RNA对肠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1997年02期 |
11 |
姜云波;陆应麟;;促凋亡基因p53AIP1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3期 |
12 |
胡志伟;淋巴因子激活的肿瘤抑制疗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6年03期 |
13 |
李承文;人类口腔癌11号染色体长臂两个不同肿瘤抑制基因位点的证据[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年04期 |
14 |
李福才,富伟能,康宁,孙开来;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系常规及高分辨染色体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5 |
张晓晴,刘世喜,梁传余,林代诚;p53基因第8外显子在喉癌中的缺失和点突变[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年05期 |
16 |
赵晓晏,尚瑞莲,夏时海,郭萍;原发性胰腺癌中p16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2年03期 |
17 |
郭小玲,孙善珍,魏奉才;涎腺腺样囊性癌p16基因失活机制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
18 |
吴炜;薛永权;;Ph+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衍生9号染色体部分序列缺失的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年05期 |
19 |
刘莎;向佳梅;王立明;;DNA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05期 |
20 |
陈义刚;丁厚中;;MIM及其同源异构体MIM-B基因与肿瘤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