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吴克复郑国光饶青耿以琪王昕杨文清  
【摘要】:正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又称集落刺激因子-1(CSF-1)是重要的造血调节因子,调控单核巨噬细胞系列的增殖和分化。还参于骨骼和女性生殖系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与白血病、淋巴瘤及妇科肿瘤有关,在乳腺癌患者有预后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曼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1期
2 申永敢,顾广中 ,姜立;影响乳腺癌患者应付方式的心理因素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3 钟少文,刘晓雁,江慧玲;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4 高广林;吕琳琳;;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0期
5 刘宝华;张喆;所剑;石爱平;付士波;刘梅;;乳腺成体干细胞体内及体外特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05期
6 蒋丽红;刘西芳;;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7 赵利娣;姜金霞;;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08期
8 郝兴华;王旭梅;夏静;邵云;;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婚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调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赵玮琳,吴京平,赫军,朱敏嘉,范淑君,邹全庆,施穗琴,梁红英;乳腺癌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10 吕桂泉;;社会心理因素对乳腺癌预后影响进展[J];中华慢病杂志;2005年01期
11 龚蕉椒;周颖清;吴凯南;;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J];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02期
12 张美芬;高玲玲;梁骊敏;;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13 姚晚侠;姚聪;;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14 高秀飞;刘胜;;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心理疗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年02期
15 张蓉;;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培养与焦虑抑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16 冯志颖;;漫话提高心理承受力(十三) 乳腺疾病和心理情绪因素[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年04期
17 郭兰青,谭利娜;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4期
18 周海平;刘尧;耿熠;;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年08期
19 张伟;钱庆增;;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的探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20 杨秀贤;杨艳杰;乔正学;邱晓惠;;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克复;郑国光;饶青;耿以琪;王昕;杨文清;;膜结合型M-CSF及其受体的双向信息传递和生物学意义[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杨晓红;刘桂芝;张宝珠;路智超;谈丽华;宋秀丽;;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调查分析[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徐震雷;张苏范;张冀岗;洪韵琳;;乳腺癌患者个性特点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齐钢桥;陆强;徐桥;许蔚倩;金望讯;;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舒旷怡;余玲玲;李向阳;杨锦红;任凭;杨爱平;;败血症中LPS相关蛋白的炎症调节机制[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孙中文;邱玉华;王凤鸣;马泓冰;程钢;徐耀瑜;胡玲玲;张学光;;GL50/ICOS在活化T细胞上的共表达及生物学意义[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邢淑敏;;性激素与乳腺[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高秀飞;刘胜;陈维珺;;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的调查及心理干预[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孙世杰;屈微;李康生;;不同亚型流感病毒通过TLR7信号途径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不同水平的α-干扰素[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10 曲芸芸;马春燕;朱敏;刘晓雯;孙新平;徐洁;赵跃然;;免疫复合物对单核巨噬细胞调节及其机制[A];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伟;miR-145通过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凋亡平衡参与调控慢性炎症过程[D];复旦大学;2010年
2 周俊;SHP-1及热休克调节单核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丁宁;脓毒症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筛选与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邢同京;HBV转录后调节序列在非细胞毒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异质性的生物学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李忆东;非基因毒应激对小G蛋白RhoB表达的诱导作用、机制及生物学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曹冬梅;内毒素对大鼠附睾特异基因Bin1b表达的影响、机制及生物学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7 孔燕;人类γδT细胞识别应激分子-4型UL16结合蛋白的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张德昌;二磷酸核苷酸激酶与跨细胞膜信息传递[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9 王文;大鼠脊髓内5-HT_(1A)受体参与5-HT促进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效应[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李波;一个人类α甘露糖苷酶全长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与编码蛋白质性质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义锡;孕激素、microRNA及IRAK1对单核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孙定军;MPO对THP-1细胞泡沫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赵鲁汀;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人类γδT细胞的功能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4 王文;大鼠脊髓内5-HT1A受体的分布及其在痛信息传递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储著朗;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6 王倩;女性的性格特征、所遇生活事件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7 阿地力江·伊明;大鼠屏状核、骶髓神经元中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8 徐晓莉;一种新细菌Phenylobacterium zucineum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初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姜昌丽;人TGFβ1自体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汤琳;鼠抗人CD40突变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胞受体信息传递新机制[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王心见;神经胶质细胞可促进脑部信息传递[N];科技日报;2005年
3 罗刚;痛觉信息传递奥秘被揭示[N];健康报;2004年
4 记者 白毅;我国发现胶质细胞突触具有可塑性[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刘若;美抗肥胖激素研究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傅敏端;甲状腺激素有何功能[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韩欣欣;冷暖感觉哪里来[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程蓉 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发现β抑制因子新功能[N];科技日报;2005年
9 任荃;药物信号传递有捷径[N];文汇报;2005年
10 主任医师 福如海;心理免疫——指挥机体战胜疾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