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香酚联合万古霉素对小鼠腹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生物被膜的体内作用
【摘要】:[目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通过粘附在植入性医疗器械和组织表面形成生物被膜,造成慢性感染,表现为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对于生物被膜的治疗主要通过物理手段清除,然而该方法有众多不足之处。而化学药物的研发周期长,容易产生耐药性。百里香酚(5-甲基-2-异丙基酚)是一种无色水晶单萜酚,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等。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在体内能有效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破坏生物被膜的药物。[方法]构建小鼠腹腔早期生物被膜感染模型后分别给予PBS、百里香酚(20 mg/kg)、万古霉素(40mg/kg)、万古霉素(40mg/kg)+百里香酚(20mg/kg)、万古霉素(40mg/kg)+百里香酚(10mg/kg)和万古霉素(40mg/kg)+百里香酚(5mg/kg)。在注射药物24h后,小鼠摘眼球取血计数白细胞,ELISA法测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并观察载体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取载体进行菌落计数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药物作用24 h后,药物单独作用组或联合组血白细胞计数和菌落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其中万古霉素(40mg/kg)+百里香酚(20mg/kg)组的小鼠白细胞数恢复正常范围;该组TNF-α含量分别比PBS组降低22.57±8.81%(P 0.01),IL-6含量分别比PBS组升高26.96±9.95%(P0.01),且菌落减少最为显著;SEM观察下PBS组和百里香酚组的载体被稠密的生物被膜包裹;万古霉素组的生物被膜出现减少;联合给药组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生物被膜逐渐减少,其中联合给药高剂量组仅有少量细菌粘附。[结论]百里香酚对小鼠腹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生物被膜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其对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且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