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草内生真菌合成苦马豆素的途径的研究
【摘要】:疯草是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的统称。疯草与内生真菌共生并产生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疯草中SW的含量与Undifilum属内生真菌的感染程度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从疯草中分离出的Undifilum属内生真菌,经固体或液体培养后,其菌丝或者培养基中均含有SW。本研究旨在研究疯草内生真菌合成SW的途径,为探讨内生真菌合成SW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对甲醇、乙腈、水、乙酸铵等流动相和多种色谱柱进行系统的筛选,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对SW的检测方法。通过前体物饲喂试验,寻找Undifilum属内生真菌合成SW的前体物质。用同位素示踪剂(C_6~(13)H_(14)N_2~(15)O_2,C_6~(12)H_(14)N_α~(15)N_ε~(14)O_2)进行示踪试验,并将建立的液相色谱条件应用于液质联用仪对同位素示踪试验的样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SW的合成途径。前体物饲喂试验表明,L-赖氨酸和哌可酸可显着的提高Undifilum属内生真菌合成SW的产量;同位素示踪试验表明被同位素标记的L-赖氨酸的6个C原子和ε位的N原子都可以掺入到SW的分子中。此外,被同位素标记的L-赖氨酸可以转化为哌可酸。Undifilum属内生真菌可由L-赖氨酸经L-哌可酸合成SW;L-赖氨酸的6个碳原子可经哌可酸最终转化为SW的1、5、6、7、8、8a位上的碳原子;L-赖氨酸ε位的氮原子可转化为SW的氮原子。
|
|
|
|
1 |
葛鹏斌,赵宝玉,童德文,憔淑银,郭玺,曹光荣,张永康,董强;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1期 |
2 |
余永涛;王建华;;疯草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
3 |
赵兴华;何欣;王建华;;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苦马豆素的含量[J];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
4 |
胡桂馨,王代军,刘荣堂;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高羊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1年01期 |
5 |
纪丽莲;一株芦竹内生真菌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
6 |
李海燕;王磊;赵之伟;;小桐子内生真菌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年01期 |
7 |
纪丽莲,张强华,崔桂友;芦竹内生真菌F0238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4年02期 |
8 |
纪丽莲;芦竹内生真菌F0238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9 |
梁玮莎;易建平;周国梁;印丽萍;周而勋;;毒麦种子内生真菌Gloeotinia temulenta ITS序列分析[J];植物检疫;2006年S1期 |
10 |
谢凤行;任安芝;王银华;林枫;高玉葆;;内生真菌对草坪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比较[J];生态学报;2008年08期 |
11 |
程功;张国财;张欣倩;刘瑞鹏;毕冰;;利用植物内生真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10年05期 |
12 |
张秀伟;桑维钧;谢鑫;王莉爽;桂泽文;;烟田杂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年05期 |
13 |
卢萍;赵萌莉;韩国栋;;小花棘豆毒性的危害与利用[J];草业科学;2009年03期 |
14 |
王美琴;陈俊美;李新凤;;不同碳、氮源对番茄两种内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
15 |
熊启杰;;柑桔皮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抑菌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5期 |
16 |
翟梅枝;问小强;刘枫;高智辉;张亚丽;;核桃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17 |
田小卫;刘鑫;;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探[J];北方园艺;2010年01期 |
18 |
路浩;马尧;赵宝玉;来航线;李蓉;卢围;荣杰;;急弯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2010年07期 |
19 |
丁婷;周建;丁克坚;;喜树内生真菌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0年05期 |
20 |
杨润亚;李艳华;柳娜娜;;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