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本文目的是探讨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GP)对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诱导的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25日龄昆明系公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A组为对照组(10%乙醇0.5ml/d),B组为ZEA组(10μgZEA/d),C组为ZEA+GP组(10μg/d+50mg/kg BW/d),D组为ZEA+GP组(10μg/d+100mg/kg BW/d),E组为ZEA+GP组(10μg/d+200mg/kgBW/d)。灌胃给毒、给药15d,取睾丸组织进行以下研究:SOD和MDA测定,睾丸组织切片观察,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RT-PCR检测Bax及Bcl-2基因表达,以此观察GP对ZEA对生精细胞毒性的保护效应。[结果]ZEA可致睾丸组织的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中高剂量的GP能调控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B组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各GP试验组病理变化逐渐减轻;B组生精细胞凋亡率高,而GP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B组的Bax基因表达明显增加,Bcl-2基因表达下降,各GP组Bax表达逐渐减少、Bcl-2表达升高。[结论]ZEA可能通过Bax和Bcl-2基因调控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GP对ZEA毒性引起的生精细胞凋亡有较好的调控保护作用。
|
|
|
|
1 |
杨明爽,林斯宜;绞股蓝的开发利用[J];中国草食动物;1998年02期 |
2 |
易洪斌;绞股蓝对产蛋鸡夏季产蛋性能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
3 |
叶永忠;邵坚;史国栋;田兴范;杜光明;;我省绞股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河南农业科学;1991年01期 |
4 |
刘九生;母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诊断[J];中国动物保健;2004年05期 |
5 |
彭小列,刘世彪;绞股蓝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植物性饲料添加剂[J];饲料研究;2005年05期 |
6 |
贺军宇;袁慧;李芳;;玉米赤霉烯酮猪卵巢颗粒细胞的毒害及其解毒[J];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10期 |
7 |
;规模养殖场警惕玉米赤霉烯酮中毒[J];北方牧业;2008年23期 |
8 |
赵从中,王景琳,逯忠新,蔡巍,蔡芸;玉米赤霉烯酮引起奶牛流产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87年05期 |
9 |
邓友田;袁慧;;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02期 |
10 |
王景琳,张志东,尹世兴;竞争间接ELISA检测谷物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J];中国兽医学报;1994年02期 |
11 |
单妹,许梓荣;玉米赤霉烯酮研究进展[J];湖南饲料;2005年05期 |
12 |
候广田;王培基;;玉米赤霉烯酮对绵羊的催肥效果[J];畜牧兽医杂志;1986年01期 |
13 |
王景琳,张志东,尹世兴;玉米赤霉烯酮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兔抗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研制[J];中国兽医科技;1991年01期 |
14 |
周贞兵,梁珠民,戴腾飞,梁梦玫;绞股蓝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的饲养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15 |
何成华;曹冬梅;;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的危害有多大[J];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18期 |
16 |
李书林;;霉菌对母猪的危害[J];饲料广角;1988年02期 |
17 |
周广生,熊志学,赵开飞,张彪;绞股蓝作为肉鸡饲料添加剂的研究[J];当代畜牧;1995年04期 |
18 |
曾芸,李德富;广西局部地区大批猪发生玉米赤霉烯酮中毒调查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1999年03期 |
19 |
易中华;对繁殖性能产生影响的几种霉菌毒素[J];江西饲料;2005年05期 |
20 |
;消除规模猪场玉米赤霉烯酮污染[J];北方牧业;201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