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其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王伟  雷雳  
【摘要】: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职业选择的各种考验和压力。因而职业选择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大学生的重要课题。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及其选择职业的标准(金盛华,李雪,2005),而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影响着他们毕业时的就业,还会对大学生的维持就业和必要时重新获得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考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中部某省4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379份。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性大学生,非独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分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两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这个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就业能力各维度的相关显著。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能力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53%。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天社;;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2 杨帆;石云生;;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大家;2011年05期
3 李岩;;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08期
4 罗峥;方平;付俊杰;张腾月;张寓杰;赵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年01期
5 于翊平;;新形势下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年01期
6 邹睿蓉;;浅谈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体系建设[J];青春岁月;2011年08期
7 李良虎;;论文学课程在强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功能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年09期
8 李婕;;文学课“阅读教学”与中文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0期
9 周瑜;;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韩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1 邢莉;;大学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辅助作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12 肖艾平;;论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0年11期
13 姚利梅;刘昌磊;李建伟;;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就业能力[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14 叶城均;王景;伍军;;浅析社团建设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15 王玉苓;;社区艺术培训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文化学刊;2011年03期
16 陈斌蓉;李莉;;论建立高职高等英语四化教学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4期
17 俞佳超;;基于勤工助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选择[J];大家;2010年16期
18 陈林;张立锋;;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能力提高研究[J];大家;2010年22期
19 李秋喜;;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0 王雅丽;刘亚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大家;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峥;付俊杰;张腾月;张寓杰;赵晶;;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及测量[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季志;;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比较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和平;;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彦广;;浅谈提高技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5 王自华;;浅谈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6 冯明礼;乔志宏;;中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适应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敬武;徐秋梅;;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与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8 宋义林;高树枚;陈刚;;强化研究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9 胡爱荣;谭旭红;;深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就业能力[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罗恩立;我国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城市化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翟玉龙;人力资本与少数民族就业能力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郭文臣;知识型员工可就业能力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国辉;中小企业员工就业能力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翠红;河北省潜在青年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现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晓羽;大学生基础性就业能力的拓展训练项目书[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5 袁建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陈洪余;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艺;大学生职业兴趣与就业能力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8 郑天驰;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彭思敏;企业员工生涯信念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啸;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姜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重在提高就业能力[N];文汇报;2007年
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朱建华;提高就业能力,笔头功夫不可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5 记者 罗霞;我省启动应届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N];云南日报;2009年
6 姜智 贵鹏;提升就业能力 拓宽致富门路[N];长白山日报;2009年
7 吕洁 董会霞;开展新政策宣传 提高再就业能力[N];金昌日报;2006年
8 记者  朱兴忠;甘州着力提高劳务人员就业能力[N];张掖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丰捷;面对困难 提升就业能力最重要[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杨广斌 季帅;扬州多措并举提高职校学生就业能力[N];江苏教育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