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完成系列回忆任务时错误类型的实验研究
【摘要】:正所谓系列回忆任务,就是给被试顺序呈现一系列的刺激项目,要求被试按呈现的顺序正确回忆出来.这种任务广泛于测评个体语言短时记忆能力的发展.1996年Henson首先在研究中对被试回忆时所犯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出三种错误类型:侵入错误(回忆出没有识记的项目)、省略错误(不能回忆出已识记的项目)、移动错误(回忆出项目的位置与识记的位置不同).
|
|
|
|
1 |
韩宗义,沈德立,白学军;个体完成系列回忆任务时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
2 |
韩宗义,白学军,沈德立;小学优生与差生完成系列回忆任务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年03期 |
3 |
张萌;张积家;;6~10岁儿童反语理解的发展趋势及错误类型分析[J];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
4 |
陈敦淳;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82年06期 |
5 |
沈德立
,阴国恩
,林镜秋
,刘景全;关于系列材料的长时和短时记忆的实验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
6 |
黄英;对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编码方式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1年06期 |
7 |
薛锦;陆建平;杨剑锋;舒华;;规则性、语音意识、语义对汉语阅读障碍者阅读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11期 |
8 |
韩宗义;白学军;;小学生系列回忆中移动和重复错误特征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
9 |
沈德立,阴国恩,林镜秋,刘景全;中小学生对于系列材料的长时与短时记忆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02期 |
10 |
郑涌;关于英文词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1年03期 |
11 |
刘盈倉;識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看图与书写在識字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1965年03期 |
12 |
李洪曾,胡荣萱,杜灿珠,岑林娣,张丽芳;五至六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3年02期 |
13 |
周谦
,武连江
,方平;对青少年短时回忆能力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用信号检测理论研究回忆的初步尝试[J];心理科学;1986年03期 |
14 |
罗伟娴;;儿童利他行为发展实验研究的新进展[J];考试周刊;2010年03期 |
15 |
吴志平;关于短时记忆搜索时间的年龄差异及其与唤醒水平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8年02期 |
16 |
左梦兰,于萍,符明弘;5~13岁儿童元记忆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0年04期 |
17 |
刘正立;儿童视觉辨别能力的实验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
18 |
周婵;胡清芬;;几何线索直接性和显著性对儿童菱形空间再定向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1期 |
19 |
张梅玲;关于儿童部分与整体关系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Ⅰ 4—7岁儿童类和数的包含[J];心理学报;1980年01期 |
20 |
;1989年《心理科学通讯》总目录[J];心理科学;198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