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办企业(UREs)到校有企业(UOEs)——转变中的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模式
【摘要】:本文采用政策科学中的多源流理论重点分析了在近年来中国高校校办企业转制过程中,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是如何汇聚从而打开政策之窗并推动政策发展。文章以TH大学校企改制为案例,从治理结构、产权配置和经营机制等层面分析了从校办企业到校有企业转变的历程与特征,归纳了校有企业这一新兴事物的基本特征。文章最后指出这一转变理顺了大学与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了有效的“防火墙”机制,规范了学校投入和撤出机制,加强而非削弱了大学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开展。
|
|
|
|
1 |
侯正良;;后改制时代校企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7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