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叉套期保值行为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在市场的强烈需求下,已呼之欲出。期货套期保值技术,对中小市场参与者和大型机构的金融投资行为都具重要影响。本文从行为金融和金融工程理论角度出发,对具有交易成本条件下的期货交叉套期保值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分析,提出了交叉套期保值的四种行为模式,分析了交叉套期保值行为的有效性。
|
|
|
|
1 |
冯梅,王冀宁;数学建模在现代行为金融研究领域的应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年12期 |
2 |
马永开,唐小我;组合套期保值策略及其理论研究[J];预测;1999年04期 |
3 |
谢赤,吴晓;无偏的交叉货币期货市场与汇率风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
4 |
胡昌生,蔡芳芳;行为金融与最优资产定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
5 |
楚鹰;行为金融与市场反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
6 |
李自然,成思危,杨如彦;短期投资机会、资金管制成本和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解释[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
7 |
肖峻;王宇熹;陈伟忠;;中国股市风格动量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年03期 |
8 |
谭光兴;林孝贵;;期货套期保值,期权套期保值和贡献率[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
9 |
林孝贵;;t分布下期货套期保值VaR风险的敏感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
10 |
王益;沪铜期货的弱式市场有效性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5年01期 |
11 |
郭文英,韩立岩;双寡头投资的动态资产定价模型[J];管理评论;2005年01期 |
12 |
黄静,董秀良;证券分析师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准确性实证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3 |
戴亮;李然;;利用交叉套期保值防范价格风险[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4 |
杨春鹏;淳于松涛;杨德平;姜伟;;投资者情绪指数研究综述[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5 |
黄燕辉;;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行为偏差的行为金融分析[J];中国物价;2008年12期 |
16 |
芮执多;;国家物资储备局市场运作的干预模型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
17 |
胡昌生,蔡芳芳;过度自信与市场泡沫[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
18 |
杨春鹏,吴冲锋,陈敏;行为金融: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3期 |
19 |
陈晓杰;黄志刚;邹辉文;;金融期货与远期定价的虚拟衍生资产偏微分方法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
20 |
刁孝华;;基于行为金融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
|
|
|
|
1 |
王东;王其文;张世英;;期货交叉套期保值行为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
2 |
姜继娇;杨乃定;王良;郭晓;;“上证”A股市场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3 |
朱玉旭;黄洁纲;徐纪良;;连续交易保值与期权定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
4 |
王铮;吴冲锋;钱宏伟;;北京绿豆期货价格Nordhaus和Arrow模型的实证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
5 |
崔建国;党耀国;;基于价值函数的GARCH修正模型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