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中人体的伤害机理与评价方法
【摘要】:正 人体是“人-车-路”系统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要素。在碰撞事故中,乘员的伤害主要是由于所谓“二次碰撞”造成的。在没有安全带的情况下,人体头部、胸部、大腿及小腿会直接撞到驾驶室内的风挡玻璃、方向盘、仪表板等,从而造成皮肤、骨胳、内脏及神经系统的损伤;在有安全带的情况下,人体虽然不会直接撞击在方向盘、仪表板等内饰上,但由于巨大的减速度和安全带
|
|
|
|
1 |
李犁,余叔文;NO_2对菠菜的伤害机理的研究[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8年03期 |
2 |
白中浩,曹立波;汽车碰撞试验测控系统的开发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6期 |
3 |
钱勤,田培进;低渗透储层流体的伤害机理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1999年01期 |
4 |
李强,杨臻,张雨;液压节制杆式模拟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3年02期 |
5 |
王嫣;韩永胜;张计光;;CAE技术在汽车碰撞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
6 |
孙姣姣;马宏伟;;基于变形能的汽车碰撞分析新模型[J];太原科技;2006年04期 |
7 |
李军利,刘建宏,王风雷;南泥湾油田油层污染的地质因素及伤害机理分析[J];西北地质;1999年04期 |
8 |
王宝峰,许志赫,许大星,黄波;渤南油田低渗高温欠注井伤害机理研究[J];海洋石油;2003年03期 |
9 |
张建;张鑫;;现场零信息下汽车碰撞事故分析应用技术[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0 |
刘伟伟;;汽车大闯关[J];少儿科技;2010年02期 |
11 |
王继臣;;大气氟化物对植物的伤害及其测试分析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
12 |
张安春;;浅谈汽车安全气囊系统[J];科技资讯;2009年22期 |
13 |
张健;张鑫;;汽车碰撞模型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4 |
张健;张鑫;高金贵;;基本物理量对汽车碰撞剧烈程度的影响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5 |
谢华忠;赵启挺;张秀梅;;现代汽车安全技术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科版);2005年04期 |
16 |
郎丰饶;;交通事故中汽车速度分析物理模型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1年04期 |
17 |
张泰宇;;凝结合力 雄心飞驰——记车辆工程专家钟志华院士和他的团队[J];科学中国人;2006年06期 |
18 |
姜卫兵;郝胜大;翁忙玲;王虹;;逆境对木兰科树种伤害机理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8年01期 |
19 |
李光道;白生才;张秀志;李军;唐学清;王宗明;陈国斌;;植物抗盐性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
20 |
张健;张鑫;;基于优化理论的汽车碰撞地点勘查误差控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