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胁迫下玉米木质部汁液pH变化
【摘要】:正 近年来,随着抗逆生理研究的深入发展,干旱信号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有研究表明,土壤干旱、叶片脱水或其他逆境伴随的水分变化都能使木质部汁液pH升高。Wilkonson和Davies试验室经过几年研究发现,鸭趾草木质部汁液pH升高是反映土壤干旱的一个早期信号,它与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低浓度ABA联合作用,调节叶片气孔关闭。但也有相反结论,Schurr以蓖麻为材料获得干旱下木质部汁液pH下降的结果。Wilkonson用番茄的野生型和突变型研究时发现,所用的人工汁液为pH7.5时野生番茄的蒸腾降低,但缺失突变体的番茄的蒸腾则不受影响。这又说明pH升高不是一种信号,而是逆境下伤害的一种表现。可见,逆境下pH升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学现象。为此,我们以玉米为材料,应用微型pH电极首先对PEG模拟干旱处理条件下玉米茎部木质部汁液pH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
|
|
|
1 |
刘怀攀;胡炳义;刘天学;李潮海;;亚精胺对渗透胁迫的玉米幼苗叶片NADPH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2 |
刘怀攀;纪秀娥;刘天学;史留功;李潮海;;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影响(英文)[J];作物学报;2006年10期 |
3 |
李广敏,唐连顺,商振清,池书敏;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4 |
苗龙,王学臣,张伟成;渗透胁迫引起玉米根冠处胞间连丝的ATP酶活性下降(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08期 |
5 |
赵丽英,邓西平,山仑;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水分状况及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3年02期 |
6 |
孙立平,何宝坤,吴学友,刘丽霞,李德全;渗透胁迫下ABA及Ca~(2+)/CaM信使系统对玉米幼苗根系63.5kD热稳定蛋白的调控作用[J];作物学报;2005年01期 |
7 |
宋维贤;杜红阳;常云霞;刘怀攀;李潮海;;多胺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1期 |
8 |
王玮,张枫,李德全;外源ABA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渗透调节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2年01期 |
9 |
王宪叶,沈文飚,徐朗莱;外源一氧化氮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缓解作用[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2期 |
10 |
谭新中,曹赐生,肖用森;维生素C对渗透胁迫下杂交稻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3年03期 |
11 |
杨剑平,陈学珍,王文平,李杨;大豆实验室PEG_(6000)模拟干旱体系的建立[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3期 |
12 |
李朝周;Co~(2+)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乙烯产生率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13 |
郑桂珍,关军锋,李广敏;渗透胁迫对小麦根、胚芽生长及其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年03期 |
14 |
高俊凤,文蓉;玉米幼苗对渗透胁迫的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0年01期 |
15 |
阎顺国;碱茅营养吸收对盐胁迫及渗透胁迫的反应[J];草业学报;1995年02期 |
16 |
路苹,汪沛洪;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成苗与蛋白质变化的关系[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7 |
张士功,刘国栋,刘更另,肖世和;渗透胁迫和缺磷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02期 |
18 |
李孟军,郭秀林,王春祥;渗透胁迫下CaM合成与胞质Ca~(2+)关系初步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
19 |
路苹,汪沛洪,山仑;Ca/GA对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中蛋白质变化的调节[J];作物学报;1998年04期 |
20 |
梁新华,许兴,徐兆桢;渗透胁迫对苗期不同品种春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