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振东,王化波,王晓鸣,武小菲;黑龙江省主要栽培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多抗性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01期 |
2 |
郭玉莲,张荣芳,郑铁军,李宝英,翟喜海,潘亚清;杀菌剂及其复配对大豆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
3 |
龙继凤;潘英华;秦学毅;罗兴录;朱汝财;;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形态观察及基因初步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
4 |
朱振东,王晓鸣,田玉兰,武小菲;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药剂筛选[J];农药学学报;1999年03期 |
5 |
李宏宇,鲁国东,王明海,王宗华;稻瘟病菌微波诱发突变体的分析[J];菌物系统;2003年04期 |
6 |
朱振东,王化波,王晓鸣,常汝镇,武小菲;中国大豆疫霉菌分布及毒力多样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07期 |
7 |
黄俊丽,王贵学,彭友良;稻瘟菌致病性变异突变体的筛选及共分离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8 |
杜方岭;王未名;陈建爱;裘纪莹;王同燕;;木霉突变体T1010变异特性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09年03期 |
9 |
姚庆筱,郭丽娟,康绍兰,董金皋;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的抗病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5年02期 |
10 |
苏晓波;王超;唐唯;周峰;段承杰;冯家勋;;茄青枯假单胞菌一个毒性基因突变体的表型分析[J];广西植保;2006年03期 |
11 |
臧忠婧,左豫虎,刘惕若,于培芝;大豆疫霉菌的分离、鉴定及菌株致病力的测定[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2 |
张佳环;李娟;高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hrpZ_(Psg12)基因增强病原菌对大豆的致病性并引起烟草过敏性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13 |
何晨阳,董晓艳,刘文华,王金生;以淀粉酶为标记选择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基因突变体[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4 |
顾本康;夏正俊;陆迅;李经仪;吴蔼民;;江苏省大丽轮枝菌(Verticillum dahliae)营养体亲和性研究[J];棉花学报;1993年02期 |
15 |
曹志艳;于清;范永山;姚晓霞;董金皋;;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缺失突变体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J];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03期 |
16 |
陈磊;韩志成;王晨;杨万风;钱国良;胡白石;刘凤权;;水稻白叶枯病菌hisF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7 |
李宝笃,彭友付,沈崇尧;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Metalaxyl)的敏感性及变异性[J];植物病理学报;1995年01期 |
18 |
韩丽娟,刘文洪;大豆疫霉病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6期 |
19 |
杨万风;陈磊;刘红霞;胡白石;刘凤权;;水稻条斑病菌gacA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析[J];微生物学报;2007年02期 |
20 |
李玉珍;;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