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西花蓟马高效白僵菌菌株筛选及产孢特性研究
【摘要】: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 Karny),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外来有害生物,是世界上最为凶险的农林害虫之一。西花蓟马个体小,善隐蔽,繁殖力强,适生区广,从而导致抗药性不断增强,化学防治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中,生物防治已经成为防治西花蓟马的一种重要举措,而利用虫生真菌防治西花蓟马也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应用上,不同菌株问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从而表现出对西花蓟马致病力以及产孢量等各项质量指标的不同。因此,本文综合致病力和产孢特陛两个主要因子,筛选出防治西花蓟马的高效白僵菌菌株。1.致病力:在26℃、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蔬菜害虫实验室分离筛选的38株白僵菌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进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白僵菌SZ-26、N-5、SZ-15、SZ-22这4个菌株对西花蓟马成虫均具有很高的致病力,致死中时为7天左右,致死率均在80%以上。对其LT_(5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后得出,不同菌株间的致死中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孢子粉质量指标:本文采用固液双相法分别生产4株白僵菌菌粉,并对其孢子粉质量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的孢子粉质量指标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1)产粉量:SZ-26显著地高于N-5和SZ-22,而SZ-26与SZ-15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SZ-26的产粉量最大16.9mg/g(孢子粉/m);(2)产孢数:SZ-26显著地高于N-5,而SZ-26与SZ-15、SZ-2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SZ-26最多,为2.82×10~9个孢子/g(孢子个数/m);(3)含孢量:4个菌株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SZ-26的含孢量均值最高,为1.67×10~(11)个孢子/g(孢子个数/孢子粉);(4)含水量:SZ-26的含水量为15.73%,显著地高于SZ-15和N-5,与SZ-2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5)活孢率:SZ-26的活孢率高达90.2%,显著地低于SZ-15和SZ-22,但与N-5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以上结果分析,与其他3个菌株相比,虽然SZ-26的含水量较高,活孢率较低,但是SZ-26的产粉量和产孢数这两个主要的质量指标却表现突出。因此,SZ-26的孢子粉质量指标组合为最优组合。综上所述,无论是致病力还是孢子粉质量指标,SZ-26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因此,在西花蓟马的生物防治方面,菌株SZ-26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