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的趋花行为研究
【摘要】:有文献记载,绿盲蝽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花具有趋好习性,但迄今未见有系统研究。最近,我们对绿盲蝽的趋花行为做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系统调查近200种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消长动态,发现花期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发生数量明显高于非花期。2.对蓖麻、棉花和凤仙花3种寄主进行了摘花处理,发现不摘花的植株上绿盲蝽种群数量显著高于摘花处理的植株。3.通过Y型嗅觉仪行为选择以及罩笼产卵选择测定发现,绿盲蝽成虫对开花植物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4.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与只取食植物嫩头的相比,同时,以植物嫩头和花为食的绿盲蝽的若虫存活率、发育速率以及成虫寿命、产卵量均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证实了绿盲蝽的趋花行为,并探明了其趋花行为与种群适合度之间的关系,为解析绿盲蝽种群季节性寄主转移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1 |
李军民;唐浩;杨艳芬;吴家全;;趣谈田园里的“蝽三疯”[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18期 |
2 |
许焕进,王洪进,张俊熙;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及防治[J];北方果树;1998年02期 |
3 |
李瑞华,李洪月,赵素荣,高晓明;枣园绿盲蝽的为害规律及防治[J];中国果树;2005年04期 |
4 |
邢殿菊;薛玉燕;宫玉峰;;枣树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果树;2006年04期 |
5 |
高洋;王惠珍;刘文荣;杨静;袁晓磊;;枣绿盲蝽在蓟县的发生与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10年01期 |
6 |
李宏伟;果树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J];落叶果树;2003年05期 |
7 |
孟昭香,刘俊田,张宝军;2003年绿盲蝽在大城县枣树上发生严重[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年07期 |
8 |
曾现春;绿盲蝽在鲁北冬枣上的发生与防治[J];落叶果树;2004年03期 |
9 |
郭红秀;;2008年绿盲蝽在山西运城枣区暴发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果树;2008年06期 |
10 |
张锋;陈志杰;张淑莲;李英梅;;枣树绿盲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2011年01期 |
11 |
刘晓平;王彦立;;绿盲蝽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11年03期 |
12 |
赵改荣,李明,齐秀娟,张仰有;甜樱桃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J];果农之友;2005年10期 |
13 |
刘献明;绿盲蝽在桃、苹果、葡萄、梨上发生危害的调查及防治[J];果农之友;2005年08期 |
14 |
吴春柳;马世龙;;棉田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09期 |
15 |
范广华;李冬刚;李子双;;转基因棉田插种葵花对绿盲蝽及其天敌的影响研究[J];中国棉花;2008年06期 |
16 |
任中兴;周金萍;;绿盲蝽在葡萄上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园艺;2009年11期 |
17 |
杜庆楼;;绿盲蝽在葡萄上的为害调查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15期 |
18 |
韩宝瑜;绿盲蝽刺害的春茶芽及芽上刺害点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研究[J];茶业通报;1996年02期 |
19 |
马晓牧,蔡青年,张青文,卢广,付建业,杨章华;Bt棉田中绿盲蝽防治技术的研究[J];植物保护;2004年04期 |
20 |
孙庆田;张福兴;刘美英;常乃军;张天英;;烟威地区果园绿盲蝽发生重的原因与防治[J];烟台果树;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