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疏水蛋白及其在虫生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丝状真菌是依靠菌丝结构来侵染寄主的。在丝状真菌对寄主的主动入侵过程中,疏水蛋白参与了这一系列的复杂反应,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真菌疏水蛋白是丝状真菌分泌的一种特殊的小型蛋白质。其分子量较小,具有独特而相似的水缘性图谱特征,总体疏水性中等。但不同种间的疏水蛋白则呈现较低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根据其水缘性图谱和性质差异,疏水蛋白也可以被区分为Ⅰ型Ⅱ型。疏水蛋白具有一些独特的理化性质,例如,它能在亲水—疏水界面自我组装成膜,其多聚体膜的稳定性非常高等。这些特性也赋予了丝状真菌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从而有助于真菌适应不同生境,并在侵染寄主时充当毒力因子,具体表现为:①使菌丝表面呈现疏水性以避开水环境;②菌丝粘附到疏水表面作为信号分子以诱导某些特化结构的产生;③作用于细胞壁的基质,影响细胞壁的组成;④作为吸附时的非特异性附着因子;⑤作为毒素和诱导物。近年来,疏水蛋白作为昆虫病原真菌的一个毒力因子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这类蛋白以及它们的编码基因已经在子囊菌和担子菌中被分离证实,也有研究表明,它们还存在于接合菌中。此外,一些主要的虫生真菌,如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等都有过类似报道。本文概述了真菌疏水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并对其在一些主要虫生真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
|
|
1 |
李增智;英国虫生真菌学家 N.Wilding来华学术交流[J];微生物学通报;1989年01期 |
2 |
王用贤;杨红明;;浅淡虫生真菌[J];云南林业;1990年05期 |
3 |
梁宗琦,陈月碧,刘爱英,王迺亮;一种虫生真菌——棒束孢菌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79年03期 |
4 |
林华峰,胡萃;虫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J];华东昆虫学报;2001年01期 |
5 |
宋东辉,贺运春,宋淑梅,张作刚,李文英;山西虫生真菌种类及分布研究(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6 |
韩宝瑜,张汉鹄,张建群,崔林;两种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的侵染和流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7 |
林华峰;虫生真菌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8 |
姚剑,李增智,樊美珍;虫生真菌入侵过程中酶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9 |
林华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在虫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0 |
李增智,杨震,汤坚;12种化学杀虫剂对3种虫生真菌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1 |
韩宝瑜,李增智;皖南冬季马尾松林昆虫、蜘蛛和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年04期 |
12 |
柴一秋;12株虫生真菌对家白蚁致病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2期 |
13 |
苑森行,杨玉景;虫生真菌——木贼镰刀菌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6年01期 |
14 |
黄贵平;几种主要虫生真菌的研究与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1992年05期 |
15 |
曾大兴,梁宗琦,刘爱英;几种虫生真菌的铜耐受性及选择分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6年02期 |
16 |
黄运霞,黄荣瑞;从活虫体样品中分离虫生真菌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4期 |
17 |
王辉;介壳虫与粉虱的虫生真菌及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1999年03期 |
18 |
沈坤发,茅绍雄,林光明,林延生,杨希,蒋家淡;主要虫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9 |
宋东辉,贺运春,宋淑梅,张作刚,李文英;山西虫生真菌种类及分布研究(Ⅱ)[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0 |
李世广,林华峰;不同条件下几种虫生真菌对棉铃虫的侵染致病效应[J];华东昆虫学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