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替代植物对紫茎泽兰幼苗的生态控制效果
【摘要】:恶性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入侵已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林业、牧场以及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危害。有报道指出,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和生物等环境因素选用适宜的植物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危害是可行的。目前,关于替代植物与紫茎泽兰的竞争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肥力、种植密度等方面,较少涉及在植物野外竞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光资源。本文采用替代控制的方法,运用生态位先占和生态位竞争的原理,按照牧草最适播种量,在四川省德昌县野外建立了3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本地草本植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lis gloerataL)、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与紫茎泽兰的混种种群(牧草与紫茎泽兰的种子量比为1:3),研究了紫茎泽兰与3种本地草本植物的竞争效应及光资源竞争策略的时间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分别与紫茎泽兰的混种种群中并未发现紫茎泽兰种群。苇状羊茅与紫茎泽兰的混种种群中,紫茎泽兰的株数、株高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在初期,紫茎泽兰的分蘖数与对照并无显著性差别;随着时间的延长,紫茎泽兰的分蘖数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比较发现,3种草本植物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郁闭度,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郁闭度逐渐增加;处理初期,多年生黑麦草、鸭茅所造成的郁闭度均达到了6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31.5%)、苇状羊茅(27.6%);3个月后,3种草本植物的郁闭度(多年生黑麦草97.2%、鸭茅99.0%、苇状羊茅95.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75.6%)。在生物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危害的研究中,替代植物的选择要遵循资源生态位较高、生物量大、具较高经济价值和较强竞争能力等原则。研究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均对紫茎泽兰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其中黑麦草与鸭茅具有很强的遮阴能力,在与紫茎泽兰种子混播的种群中没有发现紫茎泽兰幼苗。因此,在危害严重的天然牧场或荒坡地,可以采用先拔除紫茎泽兰再种上具备经济价值、生长旺盛且具备较强遮阴能力的替代植物以控制紫茎泽兰的再次入侵。
|
|
|
|
1 |
梁小玉,张新全;紫茎泽兰发生特点、防治及其利用[J];四川草原;2004年02期 |
2 |
贾桂康,梁云贞;紫茎泽兰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和防除[J];广西植保;2005年01期 |
3 |
姚朝晖,张无敌,刘祖明;恶性有毒杂草紫茎泽兰的防治与利用[J];农业与技术;2003年01期 |
4 |
孟可爱;聂荣邦;刘小飞;;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概述[J];杂草科学;2006年01期 |
5 |
卿贵华,王甸洪,席俊林;紫茎泽兰的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
6 |
孙善芝;紫茎泽兰生物防治初报[J];贵州林业科技;1994年01期 |
7 |
邹学润;;中国农科院列专项防控利用紫茎泽兰[J];农药市场信息;2008年23期 |
8 |
孙劲,王海龙,王甸洪,徐彪;紫茎泽兰防治概述[J];云南畜牧兽医;2003年04期 |
9 |
罗成品;紫茎泽兰de防除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2004年07期 |
10 |
王银朝,赵宝玉,樊泽锋,樊月圆,谭承建;紫茎泽兰及其危害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5期 |
11 |
权红红;;治理紫茎泽兰的新途径[J];中国林业;2008年06期 |
12 |
易茂红;;贵州省紫茎泽兰的发生与治理[J];植物检疫;2008年05期 |
13 |
;害草变宝物 养猪又制炭[J];环境工程;2009年01期 |
14 |
于亮;李世吉;桂富荣;李正跃;;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对紫茎泽兰的竞争作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5 |
杨紫美;;紫茎泽兰的危害及防除[J];草业与畜牧;2011年01期 |
16 |
;紫茎泽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J];植物保护;2011年01期 |
17 |
;个旧市紫茎泽兰调查报告[J];云南农业科技;1983年04期 |
18 |
张崇贤;;在紫茎泽兰占领地上进行草场建设[J];云南农业科技;1989年05期 |
19 |
向业勋;;紫茎泽兰的分布、危害及防除意见[J];杂草科学;1991年04期 |
20 |
杨蓉西;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J];生物学通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