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曲柳窄吉丁在中国的分布与危害的调查研究
【摘要】:花曲柳窄吉丁是木犀科梣属树木毁灭性的蛀干害虫,2003年已被列入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本研究对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东省及天津和北京市16个梣属树木分布区进行了花曲柳窄吉丁的调查。结果显示:除在北京市和山东省滨州市以及辽宁省的一个地区未发现花曲柳窄吉丁危害外,在其它省市的13个地区都发现有该害虫,而且在部分地区其危害已较为严重,有虫株率最高达90%以上,虫口密度最高达230头/株,并已出现部分白蜡树死亡。另外,在花曲柳窄吉丁自然种群中发现有幼虫被真菌感染致死和茧蜂科天敌寄生现象,并对害虫的种群发展显示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
|
|
|
1 |
周健全;公路行道村改种蜡树,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J];养蜂科技;2003年06期 |
2 |
邹久安;白蜡要增产 秋冬要精管[J];农村实用技术;2003年09期 |
3 |
;白蜡树的一种新害虫——白蜡梢距甲[J];昆虫学报;1977年04期 |
4 |
董必慧;美国白蜡树绿叶期扦插生根试验[J];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
5 |
魏霞,Dick REARDON,吴云,孙江华;白蜡窄吉丁虫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分布调查(英文)[J];昆虫学报;2004年05期 |
6 |
张国荣;白蜡的育苗及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2004年05期 |
7 |
徐明礼,金艳琦;小白蜡树皮浸液治疗耕牛眼结膜炎效果明显[J];贵州畜牧兽医;2004年05期 |
8 |
周柏龄,杜胜兰,蒋再明;用羽化孔数量预测红铃虫第三代卵量[J];湖北农业科学;1980年07期 |
9 |
夏宁,罗文山,刘学文;乙烯利赤霉素在白蜡树上的应用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1998年S1期 |
10 |
;柳瘿的发生与防治[J];山东林业科技;1973年05期 |
11 |
董必慧,苏国兴;美国白蜡树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用途[J];江苏林业科技;2003年01期 |
12 |
王英敏,赵世东,叶淑琴,马世超,刘清俊;泰加大树蜂羽化孔在落叶松树干上的分布[J];中国森林病虫;2001年03期 |
13 |
倪国祥,樊宝敏,朱英群,李平,王敬现;属10个种的物候及新梢生长观测[J];山东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
14 |
杨樟法;朱深甫;;查青铃羽化孔和虫花预测第三代红铃虫的危害程度[J];浙江农业科学;1983年04期 |
15 |
王勤,丁神奇;美国白蜡、绒毛白蜡引种育苗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0年05期 |
16 |
周柏龄,杜胜兰,蒋在明;棉花铃期红铃虫为害损失程度的估计[J];昆虫知识;1985年05期 |
17 |
刁志娥,丁福波;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4年02期 |
18 |
孙礼涛;;松墨天牛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
19 |
金凤;孙玉轮;;光肩星天牛对外秦淮河景观带垂柳的危害[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20 |
董必慧;美国白蜡树绿叶期扦插生根试验[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