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地区人工林干扰状况和生态恢复机理的探讨
【摘要】:根据北京市小西山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森林土壤种子库、林窗、生物多样性、粗木质残体以及混交林树种间营养竞争等方面,研究了现有人工林对干扰因素的反应,探讨该地区森林生态恢复的途径和方法。主要结论有:①人工林具有一定储量的森林土壤种子库,但组成比较简单,恢复更新能力十分有限。②在人工针叶林中,以人为砍伐形成的林窗最为普遍。林窗主要由一株形成木形成。③粗木质残体主要为倒木和枯立木。CWD腐解后可导致土壤酸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N量、速效P和速效K明显增加。④不同人工林群落中,槲树和华山松林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nner指数较高。草本层对群落多样性的贡献大于灌木层和乔木层。建议对林窗、粗木质残体和抚育剩余物进行保护。在改造林分时,可引入多的混交树种,并注意保留一些非人工树种如构树、黑枣、蒙桑等树种,促使人工林逐渐向半天然林方向发展。
|
|
|
|
1 |
赵丽娅,李锋瑞;沙漠化过程土壤种子库特征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3年04期 |
2 |
窦军霞,张一平,马友鑫,刘玉洪,郭萍;热带季节雨林林窗区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热力效应初步分析[J];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
3 |
刘庆;林窗大小和位置对丽江云杉自然更新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英文)[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年03期 |
4 |
束文圣,蓝崇钰,黄铭洪,张志权;采石场废弃地的早期植被与土壤种子库[J];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
5 |
吴祥云;陈梅;屈雯雯;曲兆宇;李红丹;;辽东地区次生林林窗生长季初期的光环境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6 |
张咏梅,何静,潘开文,陈宏志,赵云锋;土壤种子库对原有植被恢复的贡献[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
7 |
尹华军,刘庆;川西米亚罗地区亚高山针叶林建群种云杉土壤种子库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年05期 |
8 |
曹子龙;郑翠玲;赵廷宁;孙保平;;围封草地“种子岛”效应对周围沙化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3期 |
9 |
杜有新;曾平生;;森林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7年05期 |
10 |
莫训强;李洪远;蔡喆;李端;郝翠;梁耀元;;天津滨海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1期 |
11 |
李旭光,何维明,董鸣;缙云山大头茶种群林窗动态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7年05期 |
12 |
李洪远;莫训强;郝翠;;近30年来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
13 |
魏识广;李林;黄忠良;彭闪江;史军辉;;鼎湖山森林土壤种子库动态研究[J];生态环境;2005年06期 |
14 |
罗辉;王克勤;;元谋干热河谷山地植被修复区土壤种子库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01期 |
15 |
李洪远;佐藤治雄;朱琳;森本幸裕;;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土壤采集地植被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6年04期 |
16 |
余继宏;邓素兰;张代贵;石进校;;土壤种子库中Mn超量积累植物的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5期 |
17 |
李丹艳;任海;王俊;李平衡;吴建平;;火烧和植造桉林对南亚热带退化草坡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
18 |
张建利;毕玉芬;;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地草地封育过程中土壤种子库时空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
19 |
吴祥云;李宏昌;瞿春艳;;露天矿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生态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20 |
梁耀元;李洪远;莫训强;马春;;表土在日本植被恢复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