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抗肿瘤活性的机理研究
【摘要】:真菌是生物界中一个庞大的类群,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可以产生许多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包括抗菌、抗肿瘤、抗虫和抗氧化活性。这受到越来越多天然产物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关注。在本课题中,我们分离到27个化合物,其中9个为新结构化合物,我们对分离纯化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检测以及确定它们是否可以引起自噬、凋亡、程序性坏死,以期为开发新的药物进行肿瘤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N56-6和RN56-49来源于杭州郊区茶树枝条的内生真菌无花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ici菌株中。刘玲研究员对该菌株进行固体发酵,从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制备出RN56-6和RN56-49[1,2]。我们通过MTS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RN56-6、RN56-49可引起宫颈癌细胞(human cervical carcinoma,He La)活性的丢失,并抑制细胞增殖。通过免疫印迹检测LC3-II蛋白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泡形成等方法,我们确认RN56-6、 RN56-49能够在Hela细胞中诱导自噬的发生。同时RN56-6、RN56-49也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自噬通过下调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的磷酸化水平。有趣的是AMPKβ1和AMPKβ2上调RN56-6、RN56-49诱导的自噬,实验室前期的结论表明:AMPK是通过糖酵解途径调节细胞自噬的[3]。于是我们检测糖酵解限速酶己糖激酶(HK2)对RN56-6、RN56-49诱导自噬的影响,结果发现RN56-6上调HK2的表达,而RN56-49下调了它的表达水平。3-溴丙酮酸(3-Br)是HK2的一种抑制剂,在氯喹(Chloroquine,CQ)存在的情况下,用3-Br和RN56-6一起处理细胞,LC3-II水平降低;而3-Br和RN56-49一起处理时,LC3-II水平明显上升。另外,我们又用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激酶(PFKFB3)的抑制剂3PO分别和RN56-6、RN56-49一起处理细胞,得到结果与3-Br处理一致,这表明RN56-6、RN56-49诱导自噬可能与糖酵解途径有关。
|
|
|
|
1 |
郭龙芳;刘玲;刘述春;姜学军;;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抗肿瘤活性的机理研究[A];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9年 |
2 |
张兴;郑红刚;花宝金;;自噬与肺癌[A];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9年 |
3 |
肖伊宁;吕佩源;;选择性自噬的研究进展[A];7th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大会暨第十届全国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
4 |
郭云良;;“营养与自噬”浅析[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资料汇编[C];2019年 |
5 |
胡成枫;胡春兰;陈良标;;自噬在斑马鱼细胞冷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究[A];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
6 |
肖伊宁;吕佩源;;选择性自噬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
7 |
秦正红;粱中琴;陶陆阳;黄强;刘春风;蒋星红;倪宏;邢春根;;自噬在细胞生存与死亡中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8 |
秦正红;;自噬与肿瘤和神经细胞生存——药物作用的新靶位[A];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药物靶点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
9 |
余慧芬;唐李;李妍;;自噬现象对肿瘤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7第七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
10 |
覃秋芳;李玉桑;张炜;唐和斌;李小军;;肝癌中AMPK对自噬的调节机制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年会暨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基层医生培训班会议资料[C];201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