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绒菌Fuligo septica延长因子序列测定
【摘要】:煤绒菌Fuligo septica(绒泡菌科,绒泡菌目,腹黏菌亚纲)是黏菌中的一个重要的种。其子实体为复囊体,未分化出孢囊,表面有脆弱的皮层,孢丝为无色透明细管状线条连接着石灰结。张亚波(2006)认为,煤绒菌这种形态学特征暗示了该菌可能是绒泡菌目与发网菌目之间的过渡类群,而且煤绒菌属应该是绒泡菌科中相对原始的类群。陈双林(1997)的研究也认为煤绒菌是绒泡菌科中最低等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该技术也被不断的应用于分类与进化等研究领域。但目前GenBank中有关煤绒菌EF1A的DNA序列仅有一条,而且国内方面与之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更是未见报道。因而本次实验通过自主设计引物的方式,扩增出煤绒菌延长因子序列,为进一步明确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地位提供依据。用该引物所扩增并测得的序列长度为873bp。BLAST的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Fiore-Donno等人在2005年发表的F.septica的序列相似度最高(相似度89%,序列覆盖率97%),表明该引物的设计是合适的。本实验不仅为煤绒菌延长因子的引物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更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
|
|
1 |
宝福凯;延长因子G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转位[J];生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
2 |
陈坚,刘小萍,曹韫旭,陆德如;两个不同启动子在COS7细胞中转录效率的比较[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8年04期 |
3 |
孙建忠;;GTP结合蛋白研究的进展[J];生命的化学;1993年05期 |
4 |
张申鸿;基因与衰老研究的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1997年01期 |
5 |
赵敏敏;莫书荣;;Kinectin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03期 |
6 |
杨宁,肖桂林;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
7 |
陈坚,刘小萍,曹韫旭,陆德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cDNA在CHO-dhfr~-细胞中的高效表达[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8 |
曾浩;邹全明;郭刚;毛旭虎;童文德;;有氧胁迫下幽门螺杆菌球形体形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13期 |
9 |
曾浩;郭刚;毛旭虎;童文德;邹全明;;幽门螺杆菌适应性球形变异相关蛋白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04期 |
10 |
秦燕;;蛋白质翻译中的反转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年09期 |
11 |
马永喜;;氨基酸对mRNA翻译的调节[J];中国畜牧兽医;2006年10期 |
12 |
郭学军,刘晓明,朱平,刘子,孟锐奇,马丛林,冯书章;绿脓杆菌外毒素A受体结合亚单位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生物技术通讯;1997年Z1期 |
13 |
胡弼,刘革修,柯庆,周卫红,杨永宗;表皮生长因子与假单胞菌外毒素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年06期 |
14 |
许青,刘旭磊,赵靖,马兰;EF-Tu_(mt)和EF-Ts_(mt)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01期 |
15 |
段志强;段红英;何云龙;;潮霉素对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
16 |
彭晓冬,童坦君;基因表达的转录后与翻译起始调控[J];生命的化学;1995年02期 |
17 |
李乐农,郭宝江;螺旋藻的生物化学及其基因工程研究[J];生命的化学;1998年03期 |
18 |
张在香;硒的分子生物学[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9年02期 |
19 |
冉春玲;论中生动物在动物中的分类地位[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
20 |
贾继辉,陈春燕,于修平,郭辉玉,张茂修,周亚滨,赵蔚明,栾怡,齐眉;幽门螺杆菌球形休眠体形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