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厚度铝喷涂管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摘要】:以R113为工质,对不同厚度的铝喷涂管和光管进行沸腾传热对比试验,并用Wilson热阻分离法来整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铝喷涂管的沸腾传热能力要远高于光管,对于不同厚度的铝喷涂管,其沸腾传热能力有一个最佳厚度。与光管相比,铝涂层管还可以在很低的过热度下产生沸腾,比光管要低50%左右。经过热处理过的铝喷涂管比未经热处理的铝喷涂管具有更好的沸腾传热能力。
|
|
|
|
1 |
汪荣顺,顾安忠,赵兰萍,张路;烧结多孔层通道内沸腾传热特性研究[J];低温工程;1995年01期 |
2 |
李瑞阳,黄?,郁鸿凌;外加电场对弱导电工质管外沸腾传热强化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03年06期 |
3 |
黄崇林;钟经山;;换热器表面多孔管及应用[J];大众科技;2007年06期 |
4 |
陈听宽,郑建学;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水平管沸腾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1989年04期 |
5 |
俞坚,马重芳,田淑荣;瞬态情况下的射流冲击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6 |
沈正维,王军,沈自求;沸腾传热的分形学分析[J];热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
7 |
任欣,张鹏,王如竹;液氮中导线加热丝的沸腾传热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
8 |
周云龙;洪文鹏;孙斌;张玲;陈听宽;;螺旋管内高压汽液两相强制对流沸腾传热试验[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
9 |
谢欢德;辛明道;陈远国;;丝网复盖表面上的沸腾传热[J];重庆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
10 |
王补宣,石德惠,彭晓峰;关于过冷液体沿水平表面受迫流动时的湍流膜沸腾传热[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6年01期 |
11 |
汪荣顺,顾安忠;垂直烧结多孔层通道内沸腾传热机理[J];低温工程;1995年01期 |
12 |
黄?,郁鸿凌,李瑞阳,王发刚,刘永启,董伟;R11/R134a混合工质管束外沸腾传热的EHD强化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
13 |
王跃社;白博峰;Hiroshi HONDA;;水平微肋管内基于气液环状流流型的沸腾传热理论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1期 |
14 |
陈听宽;近临界压力区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J];发电设备;1988年06期 |
15 |
柴立和,彭晓峰,王补宣;沸腾传热基础理论的拓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
16 |
李虹波;陈炳德;赵华;熊万玉;;DNB后膜态沸腾传热计算模型[J];核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
17 |
童庆明,张洪济;颗粒多孔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两相流与传热[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03期 |
18 |
彭玉辉,黄素逸,黄锟剑;热管中添加纳米颗粒[J];化工学报;2004年11期 |
19 |
张明;刘中良;马国远;;平板热管相变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
20 |
张立强;公茂琼;吴剑峰;徐烈;;新型共沸混合工质HC170/FC116沸腾传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