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属期货市场波动的典型事实及风险计量模型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属期货市场取得快速发展,但有关该市场波动特征和风险状况的研究却非常缺乏。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3种代表性金属期货价格指数为例,首先对其价格变化的动力学特征及波动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然后运用严谨系统的后验分析(Backtesting analysis)方法,分别在多头和空头两种头寸状况以及5种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实证对比了8种风险测度模型对VaR(Value at Risk)和ES(Excepted shortfall)两种不同风险指标估计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属期货市场收益呈现出较为明显有偏和尖峰厚尾分布,收益波动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和长记忆性;(2)采用有偏学生t分布有助于提高对我国金属期货市场的风险测度精度,而是否应在风险测度模型中包含杠杆效应项则应视不同品种价格变化的动力学特征差异而定;(3)在综合考虑了模型对金属期货价格变化动力学的刻画效果以及对不同风险指标的测度精度等因素后,基于有偏学生t分布的APGARCH模型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风险测度模型选择。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