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供应链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匹配研究

曹智  霍宝锋  李垣  赵先德  
【摘要】:内外部整合的关系较少为学者所研究[28]。本研究综合六种分析内外部整合的关系的观点,指出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相互影响并通过内外部整合的匹配促进绩效的提高。我们构建了内外部整合与财务、运营和供应链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中国五个主要城市617家制造企业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多项式回归和响应曲面法(RSM)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本研究发展了整合和合作的相关理论,丰富了供应链整合的相关文献,并对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晓东,张桂戌;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J];物流技术;2005年06期
2 杨德礼,郭琼;基于不同风险偏好组合的供应链协作方式的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3 励凌峰;黄培清;赵晓敏;;供应链间的横向竞争与并购效应[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6期
4 汤世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最优控制权配置[J];上海企业;2008年08期
5 杨帅;;基于系统观点的共应链管理模型研究[J];经济管理;2005年16期
6 许永龙,李龙洙;灰色聚类决策法及其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7 高飞,谢勇;基于MAS的分布式约束满足求解在供应链研究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1期
8 欧阳凌,欧阳令南;基于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订货策略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05期
9 周勇,郑丕鄂,张浩;供应链中信任影响的博弈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勇,张异,杨秀苔,但斌,朱淘;供应链中制造商-供应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11 杨茂盛,李涛,白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2 白世贞;王晔丹;;基于改进的灰联法的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6期
13 董天胜;;供应链中信用缺失机理的博弈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2期
14 廖诺;徐学军;;降低牛鞭效应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研究[J];软科学;2007年03期
15 杨聪;冯泰文;;基于多色集合的供应商整合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21期
16 董广龙;任建峰;;供应链排序问题(英文)[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7 洪定军;冯立刚;洪再林;郭科;;基于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情况下的各主体定价博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15期
18 徐学军;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需求与供应优先级管理的探讨[J];物资流通研究;2000年08期
19 邵晓峰,黄培清,季建华;基于合作博弈的JIT批量模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0 徐国虎,许芳;合作博弈下的供应链供需经济批量模型[J];中国储运;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霍宝锋;李垣;赵先德;;供应链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匹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王华;;供应链中物流服务的绩效评价[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徐兵;熊孟英;;AHP法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韩亚欣;谭跃进;沙红兵;;供应链的两层模型及应用[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5 徐保收;王锡淮;肖健梅;鲍敏中;;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仿真及其PID控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钟德强;仲伟俊;;供应链结构与合约可观察性[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7 孙多青;王丽;;在供应链中削弱信息不对称的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吕强;华中生;陈晓伶;;BOM表约束下供应链批量确定方法[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周琦萍;徐迪;;面向对象和基于Agent技术在供应链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10 彭扬;;遗传算法求解供应链协作供应问题[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林;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与一体化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赵菊;供应链环境下的货架展示与库存控制优化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赵玉忠;我国制造业质量管理影响要素分析与评价[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燕;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鲁海燕;最小费用网络流的若干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王德东;物流配送中车辆选径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夏海洋;考虑质量议题的库存模型与供应链合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皮星;基于双边道德风险、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9 周小庄;制造企业库存成本控制的JIT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吕雪峰;建筑业物流管理关键环节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心茹;供应链中的群决策方法与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黄菊;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王永康;供应链信息共享及其技术实现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郝国英;供应链环境下信息共享对库存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刘天亮;供应链环境下可替代产品库存建模及数值分析[D];青岛大学;2005年
6 陈鸣飞;牛鞭效应对制造企业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高晓勇;电子制造企业外包服务商的交货期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于娟;不同情形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贯一;供应链绩效测量系统的本质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冉翠玲;博弈论在有不对称需求信息的供应链协调研究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