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对华北盐渍改造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的变化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种群造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对蚯蚓种群特征与土壤生物肥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蚯蚓的物种数、种群密度、生物量、年龄结构及 Shannon-Weiner(H′) 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大部分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状况有一定的响应关系。
|
|
|
|
1 |
郭晓燕;袁玲;;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2 |
崔权仁,王世济,刘小平,刘国庆,朱怀邦,武家美;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磷含量状况与烤烟合理施磷[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3 |
朱林,彭宇,袁飞,张春兰;几种有机物料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
4 |
李孝良,汪建飞;营养条件对无土栽培生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
5 |
李万才,赵庚星;废水污泥对花生植物酶活性及其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
6 |
李文芳,宴丽,罗庆华,田春莲;土壤动物学发展历史和现代研究的热点领域[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
7 |
唐庆峰,吴振廷,金涛,王学林,吴尚澧;不同饲养基质对中华真地鳖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
8 |
梁运江;许广波;;水肥管理对辣椒枯萎病发生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
9 |
段素梅;黄义德;杨安中;朱小茜;郭静;;钼酸铵喷施时期和浓度对大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
10 |
谢嘉霖;刘荣华;叶启芳;曹维凑;徐秋华;;无土栽培基质电导率和pH值测定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
|
|
|
|
|
1 |
章铁,扬斌;果农复合经营模式系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2 |
廖崇惠,陈茂乾,陈锦华;两种陆栖等足类的种群及其分解落叶的作用[J];动物学报;1992年01期 |
3 |
徐芹;中国陆栖蚯蚓地理分布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4 |
卢铁光,杨广林,王立坤;基于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的土壤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5 |
曾国熙,梁川,裴源生;土壤质量排序和分类研究中密切值法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2期 |
6 |
胡金明,刘兴土;三江平原土壤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J];地理科学;1999年05期 |
7 |
王效举,龚子同;红壤丘陵小区域水平上不同时段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和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2期 |
8 |
郭旭东,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1年04期 |
9 |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徐艳;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
10 |
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