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第17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的启示
【摘要】:正 第17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已于2002年8月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会议参加的代表达1880人,共代表9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94人,这次大会,共组织了65个专题学术报告组(Symposium),其中包括5篇主题报告,440篇口头报告,1352篇墙报,分属8个土壤委员会(Commission),5个土壤分委员会(Sub-Commission)及22个土壤工作组(Working Group),中国代表口头报告的论文共18篇,墙报论文51篇。这是在21世纪举行的首次全球性的土壤科学学术盛会,对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启示。
|
|
|
|
1 |
;“高强度利用下的土壤生态与土壤健康问题学术研讨会”征文[J];科技导报;2011年18期 |
2 |
党丽娜;贺立源;黄魏;;乡镇域测土施肥分区创新实验设计与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
3 |
;珠三角建立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预测预警模型[J];城市地质;2011年02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赵其国;;土壤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第17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的启示[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
2 |
赵其国;;跨世纪的土壤科学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3 |
周健民;;新世纪中国土壤学面临的任务[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
4 |
李学垣;;当今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与土壤化学基础研究侧重点和前沿[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
5 |
叶民标;;现代信息技术在土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
6 |
周健民;;序[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
7 |
唐克丽;;中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态势和土壤科学的任务[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
8 |
朱钟麟;涂仕华;;西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科学[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
9 |
李小雁;;水文土壤学研究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10 |
东野光亮;;土壤地质科学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