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旱地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要】:对黄土高原早地重点分析十七年轮作施肥试验,对其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轮作系统中引入豆科作物后,土壤有机C、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全磷和有效磷却有所降低,当施入磷肥和有机肥后,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所以豆科作物培肥土壤应配施磷肥和有机肥。土壤有机C、全氮、全磷的积累量随着氮、磷肥的投入量呈抛物线型变化,其增加速率随氮、磷肥的增加而降低。
|
|
|
|
1 |
徐祖祥;;长期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年01期 |
2 |
姚贤良,章扬德;苏联土壤学一瞥[J];土壤;1988年03期 |
3 |
杨合法;范聚芳;解永丽;李季;;不同生产模式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
4 |
;增施粪肥 提高地力——从三类苗调查看土壤肥力存在的问题[J];新农业;1977年03期 |
5 |
杨国荣;于天德;刘仲臣;尹煦昌;刘成祥;张宽;孙宏德;;论吉林省中部地区土壤肥力现状与培肥途径[J];吉林农业科学;1982年01期 |
6 |
孙宏德,李军,刘仲巨,尚惠贤,王柏涛,宋钢;吉林省中部商品粮基地土壤肥力及其培肥途径[J];土壤肥料;1983年03期 |
7 |
邱凤琼,严昶昇,陈恩凤;土壤肥力实质的研究——Ⅳ.水稻土[J];土壤学报;1987年03期 |
8 |
陈九南;曹欢欢;;奉贤地区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途径[J];上海农业科技;1989年05期 |
9 |
彭慧萍;四川盆地不同类型紫色水稻土微结构特性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10 |
王礼先,姚云峰,徐茂杰,霍兆林;三川河流域农地土壤肥力的评价与调控[J];水土保持通报;1991年02期 |
11 |
汪运滨,朱兴明,曾庆曦,陈启德,刘志明;不同施肥制度对三熟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1996年01期 |
12 |
邓南荣,吴志峰,刘平,张坚,马燕;城市园林绿化用地土壤肥力诊断与综合评价——以广州市长虹苗圃为例[J];土壤与环境;2000年04期 |
13 |
郑鹏,梁同仓,杨建平;宝鸡市渭滨区土壤肥力状况及解决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1年09期 |
14 |
廖晓勇,陈治谏,刘邵权,王海明;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5年01期 |
15 |
刘德志;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化学肥料问题[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年03期 |
16 |
林岚岚;李鸿宇;;森林枯枝落叶层的生态效能[J];林业勘查设计;2006年01期 |
17 |
赫晓慧;常庆瑞;温仲明;焦峰;李锐;;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荒漠化土壤肥力的变化[J];中国沙漠;2006年06期 |
18 |
谭文峰;朱志锋;刘凡;胡荣桂;单世杰;;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积累特点[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6期 |
19 |
余学祥;吴锦松;;安庆市耕地土壤质地概况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
20 |
苏正安;张建辉;;耕作侵蚀及其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