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春琴,张福锁,H.E.Goldbach;氮素形态对玉米根尖质外体铁组成影响的短期效应[J];科学通报;2001年24期 |
2 |
李建伟,郑少清,石俊雄,蔡刘体,李卫红;氮素形态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
3 |
朱小梅;王正银;叶学见;吴家旺;;氮素形态对蔬菜品质元素吸收的影响[J];吉林蔬菜;2006年02期 |
4 |
和阳;王兴东;;不同氮素形态对蓝莓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年09期 |
5 |
李会合;;氮素形态配比对莴笋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年03期 |
6 |
寿森炎,杨信廷,朱祝军,吴韩英;氮素形态和光照强度对番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年05期 |
7 |
张富仓,康绍忠,李志军;氮素形态对白菜硝酸盐累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3年01期 |
8 |
李彩凤,马凤鸣,王玉波,洛育;氮素对甜菜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调控[J];中国糖料;2005年03期 |
9 |
蒋立平;氮素形态对柑桔根系生长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1990年03期 |
10 |
郭培国,陈建军,郑燕玲;氮素形态对烤烟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9年03期 |
11 |
殷浩;佟万红;叶晶晶;孙波;施新琴;刘刚;;施氮量及氮素形态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6期 |
12 |
杨贵明;;要合理选用氮肥[J];河北农业科技;1989年02期 |
13 |
彭文瑜,李实烨;多熟制稻田土壤氮的化学组成[J];土壤通报;1991年03期 |
14 |
崔骁勇,曹一平,张福锁;氮素形态及HCO_3~-对豌豆铁素营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年01期 |
15 |
巨晓棠,边秀举,刘学军,张福锁,毛达如;旱地土壤氮素矿化参数与氮素形态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年03期 |
16 |
张凌云,张宪法,翟衡;土壤因子对植物缺铁失绿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2年01期 |
17 |
邱慧珍,张福锁;氮素形态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生长和氮素吸收及基因型差异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3年06期 |
18 |
金松南;艾呈祥;姚峰君;张力思;刘庆忠;;氮素形态对新高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落叶果树;2007年04期 |
19 |
沈淮东;柏彦超;茅正芳;薛巧云;陈峰;汪孙军;钱晓晴;;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
20 |
李亚东;赵爽;张志东;吴林;刘海广;;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越橘生长、产量及叶片元素含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