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冰雪运动进校园实施策略分析——以新疆为例
【摘要】:研究背景:为了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培养大量的冰雪人才。国家在冰雪人口和冰雪运动开展地域上分别提出了鼓励"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和"北冰南展西扩"的冰雪运动战略布局。新疆作为我国冰雪项目的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为我国开展冰雪运动提供了及其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我国新疆地区的冰雪进校园创造了有力条件。新疆地区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对于当地冰雪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宣传冰雪运动,促进大众冰雪运动意识的形成,积极参与到冰雪项目。研究目的:我国在2015年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我国在冰雪运动上基础设施薄弱,冰雪人才短缺,这要求我国要积极筹建冰雪场馆场地设施,培养大量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最近几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冰雪场馆与冰雪场地的建设,冰雪运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关于冰雪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冰雪运动的重要措施。本文以西部(新疆)冰雪进校园的的实施策略分析为例,为我国广泛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以及推动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新的路径和新思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以及Google学术和国家图书馆网查阅国内外权威期刊近5年来关于冰雪运动开展情况,及有关冰雪进校园的实施状况研究。调查访问法:通过网上调查,访问相关冰雪场馆场地企业以及开展冰雪运动的校园。了解冰雪运动在国内的的市场及冰雪进校园实施情况。归纳法:通过所获资料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新疆地区冰雪进校园目前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策略。研究结果:优越的自然条件:新疆地区拥有着相当丰富的冰雪资源,雪质优良,雪期较长,阿勒泰地区的雪期可长达6个月。冬季的平均气温在5℃-10℃,冬季一般可持续150天左右,积雪期大约在120天,良好的冰雪环境,寒冷的气温有利于冰雪的维护和储存,为学校开展雪上和冰上提供了有力场地基础,为冰雪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丰富的文化底蕴: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岩画标识着"人类滑雪发源地",体现着独特的滑雪方式和特有的文化和滑雪技艺,彰显着新疆地区深厚的冰雪文化内涵。新疆冰雪运动进校园普及的不仅仅是冰雪运动的运动形式,而且还开设了普及冰雪文化课程。提高学生对冰雪运动的认知,丰富冰雪运动的文化内涵。在校园创造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积极推动冰雪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普及。建立冰上运动示范学校: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冰场的维护和运营减少了一定的压力,对于冰雪上的运动,场馆和场地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为保障冰雪运动的顺利开展,新疆地区政府积极扩建冰上运动示范学校,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冰雪运动场馆场地。截止到2019年已扩建100多所冰雪示范学校,并稳步运营使用中。开展冰雪项目竞赛:优越的场地和气候条件,为周期性的比赛举办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为营造良好的冰雪运动氛围,新疆地区定期举办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冰雪运动比赛,积极促进更多的学生和校外人群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在学校中冰雪项目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对外交流以联赛的形式沟通,不断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并向市场化发展。研究结论:新疆地区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先天的自然条件,冰雪项目的开展有着天然的便利条件。浓厚的冰雪文化背景是新疆地区广泛开展冰雪运动的历史基础。新疆地区对于冰雪进校园的策略实施,主要是以高质量的场地建设和校园间的冰雪运动互动进行开展。首先解决场地的问题,建立冰雪运动示范学校,进行冰雪运动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在学校广泛普及冰雪知识技能。为了更好的在新疆广泛地区开展冰雪运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冰雪项目竞赛。促进新疆各个冰雪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引起了新疆地区大众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提高了新疆地区冰雪进校园的群众基础,进而引起家长对孩子从事冰雪运动的支持。建议:冰雪进校园活动的实施,一方面促进更多的人口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提高我国的冰雪人口基础,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国的冰雪人口质量。冰雪进校园的同时我们需要大量的冰雪运动方面的人才进入学校,我们需要大量优秀的教练员老师加入到冰雪校园,培养更多的冰雪人才。教练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冰雪人才的培养体制。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开设冰雪体育课程,保证冰雪运动教学质量,做好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