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的研究
【摘要】:中共中央报告厅、国务院报告厅印发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日益完备。"加快发展冰雪产业是全面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冰雪运动强国的必然要求。本文拟对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初步的研究,为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冰雪产业现状、2025年发展趋势、重大问题及发展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成功申奥以来,我国冰雪产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截止2018年底,我国冰雪产业整体规模已达到3679亿元,其中滑雪产业总规模为3075亿元,占冰雪产业总规模的83.6%。滑冰产业总规模为416亿元,占冰雪产业总规模的11.3%。我国冰雪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766亿元,其中滑雪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476亿元,滑冰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00亿元。同时冰雪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体育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2018年我国居民参与冰雪健身已达4097万人次,冰雪人口为1446万人。我国参与冰雪健身人口的增加有力地带动了冰雪旅游经济的发展。2025年,我国居民参与冰雪健身将达到8581万人次,其中滑雪健身将达3868万人次,滑冰健身将达2069万人次。我国冰雪人口将达3026万人,其中滑雪人口将达到2069万人,滑冰人口将达到942万人。中国冰雪健身人次及人口总量可能超过日本、韩国,成为亚洲第一,同时将成为世界重要冰雪市场。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7393亿元,占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的14.78%,其中滑雪产业6141亿元,滑冰产业1057亿元。我国冰雪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3549亿元,其中滑雪产业2948亿元,滑冰产业507亿元。我国冰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我国冰雪产业面临巨大的政策障碍。其中能源使用费偏高、土地使用政策苛刻、企业融资难、成本高是提出的政策障碍;2.我国冰雪产业有效需求尚待激发;3.我国冰雪产业场馆数量及规格不高;4.我国冰雪产业运营管理水平不高。进一步推动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1.进一步加强政策投入。第一,清理相关法规,降低水费价格;第二,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第三,进一步加强投融资政策支持。2.进一步加强冰雪产业的顶层设计。将《中国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东北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京津冀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冰雪产业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冰雪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和区域冰雪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十四五"编制计划,尽快实施;3.科学地规划和布局我国冰雪产业资源。应重点打造长白山冰雪产业带、大兴安岭-阴山冰雪产业带、太行山冰雪产业带、秦岭-伏牛山冰雪产业带、阿勒泰冰雪产业带、岷山-邛崃山冰雪产业带,其他地区应适度布局和发展冰雪产业。4.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推动重点地区冰雪产业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冰雪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东北地区冰雪产业应打造以长吉都市圈为核心、以哈尔滨、沈阳为两翼,以长白山冰雪产业带、松花江冰雪产业带为衔接的相互支撑、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整体统一的发展格局。京津冀地区应打造以京张冰雪旅游产业带为轴,以太行山-燕山滑雪产业带,以城市滑冰产业带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北京侧重打造京津冀冰雪产业枢纽城市,通过冰雪产业要素与资源的配送获得自己的经济价值。河北省侧重打造国际高端冰雪旅游度假区、国家冰雪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国际冰雪用品制造业基地、国际高端滑雪运动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