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与血清cTnI、Mb的表达
【摘要】:正适宜的运动负荷有益于运动员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善,而急性力竭和反复大强度运动,则会出现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长期积累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正常训练过程和比赛成绩,重者甚至会造成运动性猝死。因此,对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成为运动员医务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和2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建立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动物模型,测定不同时相血清cTnI和Mb含量及其心肌中的mRNA表达,探讨cTnI、Mb在心肌、
|
|
|
|
1 |
田野,王义润,杨锡让,唐朝枢;运动性骨骼肌结构、机能变化的机制研究—Ⅱ.力竭运动对线粒体钙代谢水平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
2 |
李梁;常芸;;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连接蛋白43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3 |
王莹;常芸;;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核呼吸因子1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
4 |
杨红霞;常芸;;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脏窦房结ADAMTS-1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
5 |
魏源,王翔,李良鸣,罗桂珍,王革,银巍,林石梅;牛磺酸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肝组织自由基损伤的对抗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6 |
池爱平;熊正英;陈锦屏;;补充不同剂量姜黄素对运动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组织自由基损伤及力竭运动时间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
7 |
高瑞芳;常芸;刘云清;李晙熙;白云飞;;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
8 |
刘东波;吕薇;郑昊;;力竭运动对不同组别大学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11期 |
9 |
王莹;常芸;;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
10 |
廖兴林;常芸;高晓嶙;高瑞芳;;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CnAβ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
11 |
彭泽胄;常芸;;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
12 |
潘珊珊,张炎,陆爱云;力竭运动对大鼠心房肌心钠素致密颗粒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3 |
张全江,李秋霞,熊正英,张全海;小鼠耐力训练后再力竭运动对体内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
14 |
白宝丰,张蕴琨;力竭运动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谷氨酸受体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15 |
钟运健;刘冬梅;郑松波;;力竭运动后的心率变异性RR1间期频谱密度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6 |
刘紫荆;熊静宇;;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收缩性能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7 |
朱磊;刘洪珍;;大鼠有氧运动力竭过程中内皮素的时相性变化[J];体育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
18 |
高瑞芳;常芸;刘云清;白云飞;;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改变及不同时相PPARα表达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
19 |
姚士硕,刘庆馥,吴洪水;运动训练对大白鼠血清IgG、IgA和IgM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1988年01期 |
20 |
黄元汛,张钧,陈元武,郭良继,黄叔怀;牛磺酸对大鼠力喝运动时第二信使及心肌线粒体中钙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