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秀运动员伤病情况调研与分析
【摘要】:正研究目的:进入21世纪以来,竞技运动水平日益提高,运动成绩不断刷新。对竞技运动员无论从身体机能,专项技术还是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运动员伤病的个案研究很多。但对运动员由于伤病而引起的其他问题;以及个人性项目和集体性项目运动员造成损伤的原因是否相同没有报道。本人通过调查问卷和与运动员、教练员座谈等方法。对北京市优秀运动队的部分运动员的伤病进行调查。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队医实施医务监督,心理医生及时实施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
|
|
|
1 |
王正遵;王炳丽;韩维群;;山东省部分优秀跳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
2 |
姚磊;;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3 |
庞晓冬;庞晓峰;王惠芳;;竞技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心理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
4 |
李双文;;顶级运动员的“金牌基因”[J];青年科学;2008年10期 |
5 |
李帅星,梁蕾;运动员与优秀运动员用脑习惯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
6 |
陈空清;;老年优秀气排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7 |
董素心,陈督督,王笑蓉,张新生,胡和兴,唐火顺;少年游泳运动员血清激素基础水平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年03期 |
8 |
董素心,陈督督,王笑蓉,张新生,胡和兴,唐火顺,黄炳南;少年游泳运动员血清激素基础水平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
9 |
高艳红;田亚平;胡金川;闰玮;温新宇;董振南;;不同项群优秀运动员细胞体液免疫机能状态的评定[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0 |
杨则宜,白若昀,焦颖,赵京华,廖家儒;我国优秀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及运动对血清睾酮的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
11 |
沈勋章;蔡广;;优秀男子水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特点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
12 |
黄红梅;屈金亭;刘涛;;不同运动强度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
13 |
戴晴晴;严进;陈晨;胡乃鉴;;优秀运动员应激引起的消化系统躯体化症状与P300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
14 |
张忠秋;;运动员的睡眠问题及其调控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年01期 |
15 |
;年轻竞技运动员猝死因素的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8年04期 |
16 |
郭庆红;;运动损伤如何防[J];科学健身(健美先生);2005年02期 |
17 |
向运华;;苦涩的运动员保障[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08期 |
18 |
赵明琳;;北京市优秀运动队医务管理工作初探[J];体育科学;1995年01期 |
19 |
钱忠东;举重运动员肩胛内缘损伤及防治[J];安徽体育科技;1993年03期 |
20 |
袁磊;岳滔;;谈谈运动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J];湖湘论坛;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