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起电的动力学模式
【摘要】:本文运用动力学分离假设推断了雷雨中雷电的生成机制,阐明了雷电生长的四个阶段和起电的必要条件,初步建立了雷电与云物理参数的关系。用云参数算出的电学量与观测数据相符,从而回答了若干实际问题。
|
|
|
|
1 |
钱维宏;王慧;姚才;秦爱民;;短期降水预报的动力学与热力学[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01期 |
2 |
魏重;三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联合遥感云雨大气参数的方法[J];大气科学;1995年01期 |
3 |
李桂忱,徐华英;暖积云降水过程中的云雨自动转换[J];气象学报;1988年03期 |
4 |
万玉发,陈少林,罗建国;数字化天气雷达联网拼图与卫星云图综合实时处理系统[J];气象;1994年08期 |
5 |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数值预报班;《论衡·说日篇》(节录)评注[J];气象;1975年03期 |
6 |
李茂仑,金德镇,汪晓梅,刘凯;机载PMS云雨探测资料的微机处理方法[J];吉林气象;1998年03期 |
7 |
蔡尔诚;云雨信息预报中期转折天气[J];气象;1980年02期 |
8 |
黄浩辉,吴兑;雷州半岛云雨气候特征及人工增雨潜力的初步分析[J];广东气象;1999年01期 |
9 |
刘文明,金鑫,朱元竞;用星载雷达和微波辐射计对江淮云雨垂直结构进行分析及模拟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0 |
王昂生;近代气象观测系统进展与展望[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
11 |
王锡玉;《162道难题》研究结果(十)[J];飞碟探索;1994年04期 |
12 |
言穆弘,葛正谟;利用极化起电机制模拟闪电之后的电场恢复[J];高原气象;1984年04期 |
13 |
唐雄威;虹与天气[J];湖南农业;1997年08期 |
14 |
言穆弘,葛正谟;雷雨云极化降水起电机制的一种计算[J];高原气象;1983年03期 |
15 |
冷凝;高山迎风坡多云雨[J];知识就是力量;2001年09期 |
16 |
曾国光;自绘的云图——献给一位老象气员[J];广西气象;1987年04期 |
17 |
张远航,张行军,李金龙,秦瑜;层状云降水中化学过程的数值模拟[J];环境科学研究;1995年01期 |
18 |
;雷电的形成[J];青海气象;2007年S1期 |
19 |
;《全球气候》一书简介[J];干旱气象;1984年04期 |
20 |
秦瑜,修艾军;一个欧拉型污染物沉降的中尺度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