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机载雷达射频仿真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用现有的射频仿真方法实现机载雷达仿真.为满足远场条件,将导致暗室尺寸过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新型的机载雷达射频仿真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大大缩减微波暗室的建造尺寸和成本,并且有视场角大、静区特性较好、控制结构简单等特点。并对影响目标位置精度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
|
|
|
|
1 |
薛巍,江朝抒,姒牟孙,向敬成;基于DPCA的机载雷达杂波抑制系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4期 |
2 |
许伟武;挑战和对策——机载火控雷达的发展动向[J];电光与控制;1993年04期 |
3 |
许伟武;;机载相控阵雷达——21世纪的军用机载雷达发展趋势[J];现代军事;1995年04期 |
4 |
黄国荣,张宗麟,杨亚莉;惯导系统校正对机载雷达性能指标的要求[J];现代雷达;2001年03期 |
5 |
李士国,储晓彬,单荣光,倪晋麟;机载雷达对舰船成像[J];现代雷达;1999年03期 |
6 |
张直中;军和民两用的AN/APG─76(V)机载雷达[J];现代雷达;1999年06期 |
7 |
王盛利,倪晋麟,张光义;利用变采样率技术改进机载雷达的跟踪性能[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8期 |
8 |
严一峰;机载雷达天线座的光弹性应力分析[J];现代雷达;1999年02期 |
9 |
李士国,单荣光,储晓彬,倪晋麟;基于SAR/ISAR的机载雷达舰船成像[J];信号处理;2000年02期 |
10 |
石利强;;机载雷达诱偏反辐射导弹技术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5期 |
11 |
贾蒙;李辉;沈莹;张安;;机载雷达电子对抗系统的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4期 |
12 |
保铮,廖桂生,张玉洪;一种具有容差能力的机载雷达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器[J];电子学报;1994年06期 |
13 |
朱万清;机载雷达脉冲多普勒波束锐化技术探讨[J];电讯技术;1997年04期 |
14 |
黄勇,彭应宁,王秀坛,徐俊毅,王希勤;基于频域处理的机载雷达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2期 |
15 |
陈晓初;机载雷达二维杂波特征谱研究[J];现代雷达;1994年03期 |
16 |
张建设;机载雷达液压伺服机构的动态品质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1997年01期 |
17 |
王永良,彭应宁;机载雷达空时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的进展与展望[J];电子学报;1999年03期 |
18 |
曾宪伟;张智军;丁东涛;张安旭;刘传武;;某型机载雷达的地面标校方法[J];现代雷达;2005年12期 |
19 |
董红波;王刚;刘进忙;张春梅;;机载雷达与ESM航迹关联技术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1期 |
20 |
董红波;刘进忙;张春梅;杨少春;;机载异类传感器模糊航迹关联算法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