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通信与水声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水声信道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无线通信信道之一,其固有的时-空-频变以及窄带、高噪、强多途、长时延传输等特征,使水声通信和水声网络目前在性能上还难以满足人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迫切需求,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挑战。本文介绍水声通信与水声网络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复杂多变的水声信道特点及水声通信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调制、解调技术和信号检测技术;介绍了水声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多路访问,MACA协议和路由选择等方法。最后简要介绍美国Teledyne Benthos公司的水声Modem和美国海军的SeaWeb网络及国内在此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应用前景。
|
|
|
|
1 |
徐开兴;全国水声情报网建网十周年暨水声技术报告会在浙江举行[J];声学技术;1985年02期 |
2 |
方世良,陆佶人;复合基神经网络在水声目标分类识别中的应用[J];声学技术;1998年02期 |
3 |
;应用声学学会应用水声专业组将举行学术讨论会[J];声学技术;1983年01期 |
4 |
朱维庆,王长红,潘锋,朱敏;海洋GPS——水下综合通讯、定位和导航系统[J];海洋测绘;1999年04期 |
5 |
秦德林;声学消息[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0年02期 |
6 |
朴大志;孙长瑜;李启虎;;空间相关性对水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英文)[J];声学技术;2006年06期 |
7 |
袁文俊,薛跃泉,缪荣兴;水声计量测试技术赴欧考察情况报告[J];声学技术;1990年02期 |
8 |
程 恩,许 俊,黄联芬,许 茹;水声数据通信系统研究[J];海洋科学;2002年01期 |
9 |
石勇;朱锡;李永清;李海涛;;水中夹层复合材料表面声反射的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0 |
;天南地北[J];世界知识;1988年09期 |
11 |
孙琪田,张恩夫;西北太平洋水声环境条件的分析研究[J];海洋通报;1994年02期 |
12 |
黄建人;多通道水声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J];声学技术;1996年03期 |
13 |
王源升,杨雪,朱金华;高分子梯度溶液吸声机理的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
14 |
杨坤德;孙超;;浅海环境中垂直线列阵的空间增益分析[J];电声技术;2007年10期 |
15 |
;学术活动[J];声学学报(中文版);1979年02期 |
16 |
桑恩方,尤立夫,韩彦,卞红雨;视频图象水下声传输试验研究[J];高技术通讯;1995年06期 |
17 |
;会议报导[J];声学技术;1995年01期 |
18 |
华明龙;水声图象技能器及水声图象处理[J];声学技术;1989年01期 |
19 |
毛祖松;“西北太平洋海洋(水声)环境条件的分析研究”完成[J];海洋预报;1993年02期 |
20 |
;声学消息[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