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洪水在荆江河段演进模拟研究
【摘要】:针对荆江—洞庭湖复杂河网系统规模庞大、水流复杂特点,为模拟特大洪水在长江荆江河段的演进过程,建立了一、二维联算洪水演进模型,其中河道与湖区采用一维河网模型,分蓄洪区水流采用二维模型模拟。分别采用1996年及1998年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将模型应用于荆江特大洪水调度,根据计算结果,启用荆江分洪区、虎西备蓄区、浣市扩大分洪区、人民大垸蓄洪区、洪湖分蓄洪区,且上百里洲扒口行洪时能确保荆江大堤安全。
|
|
|
|
1 |
穆锦斌;张小峰;白洋;陈建;;荆江-洞庭湖洪水演进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1期 |
2 |
张小峰;董炳江;穆锦斌;白洋;;特大洪水在荆江河段演进模拟研究[J];中国水利;2008年17期 |
3 |
穆锦斌;张小峰;;荆江-洞庭湖洪水演进模型的率定和应用[J];人民长江;2010年12期 |
4 |
孟素霞;王有亮;;澧河“7·17”洪水调度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年09期 |
5 |
孙昭华;李义天;陈建;刘云;;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研究(Ⅰ):洪水调度的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22期 |
6 |
穆锦斌;张小峰;谢作涛;;荆江—洞庭湖洪水演进模型和基本算法[J];人民长江;2008年18期 |
7 |
王立;五强溪水库一场洪峰概率为0.66%的洪水调度[J];华中电力;1997年01期 |
8 |
张强;白洋;张小峰;黄东;赖冠文;;北江下游洪水调度的数值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4期 |
9 |
孙昭华;李义天;刘云;;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研究(III):防洪工程体系效果浅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23期 |
10 |
文宗伦;;汉江非工程防洪措施在战胜特大洪水中的作用[J];水利管理技术;1994年06期 |
11 |
李琳;张萍;郑庆安;洪林;;洞庭湖分蓄洪区合理利用的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7年01期 |
12 |
刘云,李义天;基于VB和MapX的河网洪水调度系统的开发[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03期 |
13 |
杨旭;李广波;周庆东;;大伙房水库“05813”洪水调度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7年05期 |
14 |
滕德伟;蔡青;周庆娟;;阎王鼻子水库改变洪水调度运用方式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8年05期 |
15 |
沈青德;陈林;;洪水预报调度评估方法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07期 |
16 |
黄家模;;水电站的防洪与水库调度[J];华东电力;1993年09期 |
17 |
姜自学,贾剑林,侯炳喜,刘登广;浅谈山区水库的洪水调度[J];山东水利科技;1998年01期 |
18 |
崇巨波,王相波,董化宏;满拉水利枢纽洪水调度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0年11期 |
19 |
周惠成,梁国华,王本德,殷峻暹;水库洪水调度系统通用化模板设计与开发[J];水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
20 |
张振忠,范建中;洪水调度系统在邱庄水库防洪调度中的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