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与防护技术
【摘要】:黄河过去每年平均有10×108多t泥沙入海,淤积塑造了黄河三角洲,然而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水沙锐减甚至断流干河,造成海岸严重蚀退。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目前海岸蚀退的三种状况;推荐采用水力插板桩坝新技术建设防潮堤;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工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
|
|
|
1 |
程义吉,何富荣;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与防护技术[J];海岸工程;2003年04期 |
2 |
陈沈良,张国安,陈小英,张建华,徐丛亮;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及机理[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03期 |
3 |
李向阳;陈沈良;李为华;陈小英;胡静;;黄河三角洲孤东海域冲淤塑造营力研究[J];人民黄河;2008年10期 |
4 |
陈小英;陈沈良;李九发;徐丛亮;;黄河三角洲孤东及新滩海岸侵蚀机制研究[J];海岸工程;2005年04期 |
5 |
盛兴民;;黄河三角洲地形改变对潮汐性质的影响[J];海岸工程;1987年01期 |
6 |
许立新;;黄河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人民黄河;1992年05期 |
7 |
;黄河入海流之手牵黄河[J];中国三峡;2009年08期 |
8 |
张林泉,许学工,吴泉源,程道平;利用中国国土卫星像片编制1:10万《黄河三角洲部份地区影像系列图》[J];遥感学报;1987年03期 |
9 |
余忱;;黄河探源[J];水利天地;1987年01期 |
10 |
;黄河三角洲——崛起的东营港[J];科技与经济画报;1997年04期 |
11 |
丁洪安;;飞入梦境[J];照相机;2007年06期 |
12 |
任美锷;侯国本;;黄河三角洲和黄河下游平原整治的初步设想[J];海岸工程;1984年01期 |
13 |
关元秀,刘高焕;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2期 |
14 |
;海岸工程第3卷(1984年)总目录[J];海岸工程;1984年02期 |
15 |
刘凤岳;;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流场分布及泥沙运动[J];海岸工程;1989年04期 |
16 |
刘亚斌;从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现状探讨三角洲地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J];海岸工程;1996年01期 |
17 |
袁祖贵;采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研究天然放射性元素的高度和深度分布规律[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
18 |
;各地动态[J];水利发展研究;2005年11期 |
19 |
李景宗,洪尚池,何宏谋,曹俊峰;黄河三角洲治理规划研究综述[J];海岸工程;2000年04期 |
20 |
王志豪;;黄河口无潮点与三角洲的开发治理[J];人民黄河;198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