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口演变现状、趋势及对策的参考意见
【摘要】:正一、了解黄河河口演化现状和趋势的意义黄河河口是黄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位置如图1)。黄河河口既是黄河河流物质最终的“汇(sink)”,又是黄河物质向海洋输出的“源(sources)”,对海洋产生重要影响。黄河河口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与下游河道的摆动变迁和安危密切相关。同时,黄河三角洲及河口近海资源丰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黄河河口的问题事关大局。
|
|
|
|
1 |
王延贵,尹学良;分流淤积的理论分析及其计算[J];泥沙研究;1989年04期 |
2 |
蔡为武;水库及下游河道的水温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年05期 |
3 |
杨勇,陈伟法;玉溪水电站大坝下游最小流量的推求[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
4 |
张红武,黄玉婕,赵连军,张俊华,江恩惠;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下游河道冲淤数学模型预测计算[J];水力发电学报;2002年S1期 |
5 |
杨含侠,范荣生,李占斌;黄河三门峡建库前后44年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特征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6 |
马骏;李晓;许珂艳;;2008年黄河调水调沙效果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
7 |
;小浪底库区和下游河道冲淤特性分析研究取得初步成果[J];治黄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
8 |
韩巧兰,张启卫;小浪底水库不同运用方案对下游河道的影响[J];人民黄河;1996年09期 |
9 |
许炯心;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宏观趋势研究[J];水利学报;2004年02期 |
10 |
陈建国;胡春宏;董占地;刘大滨;;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与造床流量的变化过程研究[J];泥沙研究;2006年05期 |
11 |
李慧;张小峰;杨芳丽;;格伦峡大坝对下游河道河流健康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1期 |
12 |
张燕菁;胡春宏;王延贵;;国外典型水利枢纽下游河道冲淤演变特点[J];人民长江;2010年24期 |
13 |
黄碧珊;水电站下游河道中非恒定流的一维数学模型[J];水运工程;1990年10期 |
14 |
陈建国,周文浩,赵华侠,李宜斌;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时期下游河道不同粒径泥沙的冲淤调整趋势[J];水利水电技术;1997年06期 |
15 |
陈兴伟;;闽江下游河道不恒定流计算的数学模型研究[J];水利科技;1990年04期 |
16 |
尹崇清,缪吉伦,张绪进;吴家街电站下游河道可利用水头数值计算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7 |
高虎城;岳城水库淤积问题及对下游河道的影响[J];河北水利;2002年04期 |
18 |
宋策;周孝德;辛向文;;龙羊峡水库水温结构演变及其对下游河道水温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
19 |
钱宁,张仁,赵业安,刘月兰;从黄河下游的河床演变规律来看河道治理中的调水调沙问题[J];地理学报;1978年01期 |
20 |
钱宁;;修建水庫后下游河道重新建立平衡的过程[J];水利学报;195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