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引、蓄、排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概论
【摘要】: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西部,嫩江左岸、松花江北、呼兰河分水岭东约4万km2,是国家和黑龙江省工农业生产重要基地。区内水、土、石油资源丰富,但存在旱、涝、碱、污等多种自然灾害,人为水土资源污染日趋势严重。制约了经济持续发展。为兴利除害发挥资源优势,从六十年代开始,先后兴建了排水骨干河道、滞洪区,引嫩江水和水库等水利工程,为工农业生产经济持续发展、地方病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巨大作用,引蓄排水利工程已形成体系,水利工程环境效应极为显著。
|
|
|
|
1 |
姜明,吕宪国,许林书,佟守正;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扰动因子及其反馈[J];资源科学;2005年06期 |
2 |
陈铭;张树清;宋开山;王宗明;王丹丹;;基于GIS的松嫩平原重要湿地信息系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S1期 |
3 |
姚书春;薛滨;吕宪国;肖海丰;;松嫩平原湖泊水化学特征研究[J];湿地科学;2010年02期 |
4 |
龙显助;;关于编绘松嫩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图件几个问题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1988年11期 |
5 |
龙显助,毛景林,丁作卿,李基明;北部引嫩对松嫩平原水质的影响[J];土壤;1994年02期 |
6 |
李东斌;姜海燕;;松嫩平原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研究[J];水利天地;2008年06期 |
7 |
王海霞,万忠娟,于少鹏,罗新正,孙广友;松嫩平原距今150年湿地景观结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8 |
赵红艳;;近10a来松嫩平原湿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湿地科学;2006年03期 |
9 |
李延生;;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大气降尘地球化学特征[J];物探与化探;2011年04期 |
10 |
孟凡静,卢永超,孟凡庶;松嫩平原生态建设与农牧业持续发展初探[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年04期 |
11 |
赵海卿;张哲寰;王长琪;;松嫩平原土地沙化现状、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
12 |
马宏伟;刘强;;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松嫩平原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卫生工程;2009年05期 |
13 |
肖海丰;薛滨;姚书春;吕宪国;;松嫩平原湖泊水质演化研究[J];湿地科学;2011年02期 |
14 |
陈静波;松嫩平原防护林体系生态经济问题浅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S1期 |
15 |
王文军,张学林;松嫩平原西部地区水环境中氟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
16 |
万忠娟,于少鹏,王海霞,孙广友;松嫩平原典型湿地脆弱性分析与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7 |
杨忠耀;环境水文地质作用初论[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
18 |
汪巨波;孙凯;;煤矸石生态重建模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煤;2005年06期 |
19 |
杨文斌;王国祥;;南京玄武湖菹草种群的环境效应[J];湖泊科学;2007年05期 |
20 |
文传浩;;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