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彭中贵,陈军,孟小星,刘远立,张毅,孟梅;重庆大气气溶胶污染现状与回顾[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1期 |
2 |
方德声;;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的研究[J];科学;2001年04期 |
3 |
彭中贵,陈军,孟小星,刘远立,张毅,孟梅;重庆大气气溶胶污染现状与回顾[J];中国环境监测;2001年S1期 |
4 |
吴学英;权文静;;对大气气溶胶降尘与降雨相关性分析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8年01期 |
5 |
王继志;李多;杨元琴;王亚强;;中国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年度变化与大气气溶胶分布特征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
6 |
王玮,汤大钢,刘红杰,王鸣宇,杜渐;中国华北地区冬季大气污染物航空测量(Ⅱ)——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
7 |
王玮,汤大钢,刘红杰,王鸣宇,杜渐;中国华北地区冬季大气污染物航空测量(Ⅱ)——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
8 |
王珉,胡敏;青岛沿海大气气溶胶中氯亏损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S1期 |
9 |
董真,黄世鸿,李子华;相对湿度对大气气溶胶可见辐射吸收的影响[J];气象科学;2000年04期 |
10 |
祁士华,盛国英,叶兆贤,吴建勋,杨仲明,黄仕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污染物背景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
11 |
杨圣杰,陈莎,袁波祥;北京市2.5μm小颗粒大气气溶胶特征及来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2 |
牛生杰,孙继明;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01年03期 |
13 |
仇志军,郭盘林,王基庆,陆荣荣,裘惠源,李晓林,朱节清;基于质子微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源解析[J];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
14 |
王玮,岳欣,刘红杰,潘志,汤大钢,王英,杜尧国,苏红梅,钱枫,坂本和彦;北京市春季沙尘暴天气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
15 |
徐蕾;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的推估方法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
16 |
张志强,徐少才,王燕;大气气溶胶中若干有机物的含量和季节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7 |
牛红云,陈洁,王格慧,高士祥,王连生;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昼夜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
18 |
朱光华;王广甫;张仁健;;多种离子束分析技术在大气气溶胶研究中的应用[J];核技术;2005年12期 |
19 |
李爱国,张桂林,童永彭,李晓林,陆荣荣,朱节清,张元勋,李燕;上海市大气气溶胶中铁的来源和化学种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
20 |
万显烈;大连市区大气气溶胶的无机化学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