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海拔复杂地形下GRAPES-Meso要素预报的检验评估
【摘要】:利用GRAPES(Globe/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对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6个场馆气温、相对湿度、风及降水量的预报结果,采用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AlphaIndex、TS和ETS评分等统计量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评估。结果表明:GRAPES-Meso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检验效果较好,对相对湿度的预报准确率最高,且随预报时效的增加,其变化趋于稳定。起初模式对相对湿度的预报偏干,之后逐渐变为预报偏湿;气温预报偏低;风速预报偏大。逐日各要素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气温的变化幅度最小;各级降水检验发现,晴雨预报的TS评分最高,且随降水增大,ETS评分逐渐接近TS。不同起报时间的预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GRAPES-Meso模式使用00时GFS资料做背景场进行气温和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要优于使用12时GFS资料的预报;而对于风速预报,12时的起报略好。与其它模式预报检验结果对比发现,GRAPES-Meso对复杂地形下要素预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还发现,模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若能有效订正其误差,将有助于改进模式预报。
|
|
|
|
1 |
应爽;;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在温度预报中的释用[J];吉林气象;2007年02期 |
2 |
张俊洁,任炳谭;洛阳市分县要素预报业务系统[J];河南气象;2000年01期 |
3 |
徐国昌,孙学筠,董安祥;用完全预报法作要素预报的初步体会[J];气象;1982年11期 |
4 |
祝学范;相似距离的意义[J];新疆气象;1999年06期 |
5 |
梁卫芳,侯忠新;青岛大雾的特征与预报[J];山东气象;2001年02期 |
6 |
刘还珠,赵声蓉,陆志善,赵翠光,杨元琴,李玉华;国家气象中心客观要素预报——MOS系统[J];新疆气象;2004年03期 |
7 |
杜晓玲,熊方;T213数值预报产品在一次重大天气过程中的应用[J];贵州气象;2002年04期 |
8 |
药明;晏晓英;;吉林省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要素预报性能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S1期 |
9 |
刘还珠,赵声蓉,陆志善,赵翠光,杨元琴,李玉华;国家气象中心气象要素的客观预报——MOS系统[J];应用气象学报;2004年02期 |
10 |
胡江林,张德山,王志斌,陈正洪;北京地区未来1~3天昼夜气温预报模型[J];气象;2005年01期 |
11 |
刘丽敏;王爱香;杜海波;杨龙;;小兴安岭地区气温预报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1期 |
12 |
;山东省沿黄地区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度凌汛期间气温预报[J];山东气象;1976年S1期 |
13 |
黄嘉佑;;MOS方法的进展[J];气象科技;1983年03期 |
14 |
郭天华;;试用B模式旬报的距平场作旬平均气温预报[J];浙江气象;1987年02期 |
15 |
吴洪宝;月平均气温预报中初始场作用的估计[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1年S1期 |
16 |
袁美英,周秀杰,陈威;人工神经网络在温度和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黑龙江气象;2000年03期 |
17 |
程新田,周羽,冯新,王芹,徐凤霞;对“天气在线”网上气象台要素预报的检验与对比分析[J];湖北气象;2003年02期 |
18 |
郭大梅;方建刚;;用MM5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制作气温预报[J];陕西气象;2006年06期 |
19 |
陈春艳;李如琦;唐冶;窦新英;;日较差分级的新疆逐时气温预报[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年02期 |
20 |
普布贵吉;周明君;普布次仁;;神经网络方法在高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西藏科技;2007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