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次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宏微物理结构探测分析

马新成  金华  毕凯  董鹏捷  黄梦宇  张磊  张蔷  
【摘要】:利用2010年8月18日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并对降水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此个例由两层云构成,上层为冷云,下层云主要为暖云;冷层粒子图像显示主要以板状为主,平板柱状、柱状和霰粒为辅,冰粒子的聚合体在整个冷层都有出现;降水形成机制为播种-喂养机制,冷云中观测到丛集和淞附现象,其中淞附现象主要发生在冷云的中下部靠近融化层附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艳芳;黄兴友;潘佳文;冷亮;;多普勒雷达资料在南京地区一次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2 邵蕊;杨兆萍;韩芳;刘新宇;;天山托木尔自然遗产地地理多样性价值评估与保护分区[J];干旱区地理;2011年03期
3 于世焕;赵殿栋;秦都;;桂中山区宽线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选[J];石油物探;2011年04期
4 杨慧玲;肖辉;洪延超;;气溶胶对云宏微观特性和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4期
5 王俊;盛日锋;陈西利;;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Ⅱ:双多普勒雷达反演三维风场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6 刘文新;;商丘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条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新成;金华;黄梦宇;张磊;张蔷;;一次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宏微物理结构探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2 罗俊颉;樊鹏;李金辉;孙智辉;严采蘩;陈万奎;;陕西春季层状云降水雨滴谱部分特征[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齐彦斌;金德镇;;层状云中对流泡的形成和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金辉;陈保国;罗俊颉;;陕西省关中、延安适宜人工增雨的时段及层状云雷达回波模型[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文霞;牛生杰;魏俊国;孙玉稳;吕红梅;;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周毓荃;孙照渤;胡志晋;;TRMM卫星对层状云中微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可播条件的观测分析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石爱丽;郑国光;;河南省秋季层状云降水特征及物理机制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林春英;李富刚;;青海省飞机人工增雨条件和方法的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黄梦宇;赵春生;段英;石立新;吴志会;;90年代初华北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张杏敏;赵利品;;河北一次副高外围云系的垂直微物理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元杰;基于磁测的坡面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及其过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任敏;层状绢云母表面无机纳米膜的构筑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3 方向京;金沙江流域(滇东北段)退耕还林模式及其配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羊;大连市中山区开放型政府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孙金奉;鲁中山区石大夫信仰[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艳伟;冷云催化剂及其在层状云催化增雨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4 石爱丽;河南省秋冬季层状云降水特征及物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廖菲;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结构及其降水特征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6 翟菁;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和降水中尺度结构的模拟对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王平;大连市中山区科技孵化器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何晖;层状云中均流对冰核核化增长过程影响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3年
9 杨文霞;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10 李国昌;甘肃省层状云宏微观结构及降水特征的观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中山区大力创建国际安全社区[N];大连日报;2010年
2 记者 吕东浩;大连中山区政协做好调研视察“下半文”[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寇秀艳 记者 丁雷;中山区: 校舍安全工程 提前一年全部完成[N];大连日报;2010年
4 记者 许晓楠;中山区今年改善5000户居民居住条件[N];大连日报;2011年
5 刘磊 记者 许晓楠;中山区全力推进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N];大连日报;2011年
6 路兴凯 杨阳;中山区“四大行动”推进惠民惠家工程[N];中国人口报;2011年
7 王治武 记者 李天然;中山区团委举行“两优两先”表彰大会俄罗斯籍女志愿者受表彰[N];大连日报;2011年
8 张美林 吴少杰;中山区拓展宣传载体促进家庭人口文化建设[N];中国人口报;2011年
9 记者 丁雷 李天然;中山区孩子分享1.3亿元“教育蛋糕”[N];大连日报;2011年
10 刘磊;书韵飘香 好读兴起[N];大连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