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冰运动特征的统计分析
【摘要】:利用美国华盛顿大学极地科学中心的1979-2007年29a的海冰运动资料,计算了海冰运动的月平均场,采用Matlab软件对1979-2007年北极地区的海冰月平均运动情况进行经验正交分析,并计算了第二主分量与大气遥相关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极海冰运动第一主分量向量场的方差贡献率约为30-50%,多数月份表现为北极群岛向Fram海峡的穿越流,在穿越流两侧为两个涡旋对结构,且涡旋对的中心位置和流场形势存在季节变化特征;(2)海冰运动经验正交分析的时间系数和第一主分量向量场的特征表明,多数情况下各月第一主分量符号一致,即北极海冰运动性质稳定平均流场主要表现在强度的变化上,而本身性质(符号)很少发生变化;(3)第二主分量方差贡献率在10-20%左右,反映了海冰运动的"距平"场特征。其空间向量场在多数月份表现为单涡结构,不同月份涡旋性质不同;(4)北极海冰运动的第二主分量的"正涡"结构与北极涛动(AO)指数在4、5、6、9和12月份有显著正相关,具有在暖季相关月份多的特点;北极海冰运动的第二主分量与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在同期相关方面,7月和9月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和-0.35;与太平洋北美涛动(PNA)指数的同期相关性为:2月、8月和11月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33和0.34;9月为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72。
|
|
|
|
1 |
曾琮,陈创买,李晓娟;广东冬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2005年03期 |
2 |
王建国;主分量分析与数学模型扭曲法一致性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88年02期 |
3 |
周文,唐天毅,陈创买,简裕庚;香港降水的预测研究[J];热带地理;2000年03期 |
4 |
黄露菁,陈志芳,陈创买,吴英山;广东冬末春初冷暖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及类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5 |
杨绪兵,陈松灿;增强的主分量分类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6 |
王有新;;叠前正交分解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4期 |
7 |
崔若飞,陈萍;模式识别技术在断层解释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4年03期 |
8 |
朱蕾;乌鲁木齐市近50年降水的奇异谱分析[J];湖北气象;2004年03期 |
9 |
袁玉江;利用树轮车表重建和预测天山北坡牧草产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年01期 |
10 |
高雁群,朱明前,范亦;鄂西南森林气候区划[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1年02期 |
11 |
唐伶俐,陈刚,胡德永,戴昌达;古莲河林场林木恢复状况的计算机识别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1993年01期 |
12 |
杜安娜,高惠璇;应用主分量分析法研究唐山M_s7.8地震前的地磁异常[J];地震;1995年03期 |
13 |
丁裕国,梁建茵,刘吉峰;EOF/PCA诊断气象变量场问题的新探讨[J];大气科学;2005年02期 |
14 |
傅才芳;罗国安;;应用KL滤波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6年05期 |
15 |
李祚泳,邓新民,刘爽,侯宇光;引入影响系数的均生函数主分量时序模型[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6 |
徐家良;上海年、季降水演变的奇异谱分析[J];气象科学;1999年02期 |
17 |
郭笃发;堆腐城市生活垃圾对莴笋生长影响的主分量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年06期 |
18 |
胡桂芳,奚秀芬;山东夏季降水量场预测模型研究及预测试验[J];气象;2002年12期 |
19 |
王国民,徐建军;冬季高度场主分量与正压能量转换的关系[J];应用气象学报;1993年04期 |
20 |
周健;马东升;潘家永;;扬中水系沉积物和水中重金属分析及来源探讨[J];云南地质;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