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北极科考航线上臭氧和黑碳等的观测分析
【摘要】:利用2010年7月1日至9月20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上的观测资料,对海面臭氧(O3)、紫外辐射(UVB)、黑碳气溶胶(BC)和气溶胶散射系数(SC)的空间分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得到,这些要素平均浓度分别为20.0ppbv、0.31W/m2、159.7ng/m3、16.1M/m;发现所有观测数据都随纬度减少,最大值出现在我国东海沿岸,明显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污染物较多有关,在高纬度地区,所有观测资料变化幅度不大,较稳定;北极海区是北极科考航线中最洁净的海区,太阳高度角小于44.2o,平均观测值达到最小,分别为15.0ppbv、0.13W/m2、9.9ng/m3、1.7M/m,对比发现,臭氧浓度较南极观测值高,黑碳气溶胶浓度较两年前增加了近一倍;另外,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远远小于上甸子本底站的观测值;去程和回程的观测值不太一样,可能是受季节变化和陆地的影响。
|
|
|
|
1 |
韦玉洁;杨腾慧;廖国莲;黄子航;;激光雷达在大气混合层探测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年02期 |
2 |
杨慧玲;肖辉;洪延超;;气溶胶对云宏微观特性和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4期 |
3 |
;永恒的闪电[J];奇闻怪事;2011年07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